当前位置:冬日小说网>好莱坞观察日记[美娱]>第23章 《小妇人》
阅读设置

设置X

第23章 《小妇人》

《好莱坞观察日记[美娱]》

8月29号。

一大清早,剧组里的气氛就很奇怪,施瓦辛格罕见的迟到了,这导致拍摄无法按时开始,一直从早上八点拖到了十点,大家依旧只能在片场内外到处晃荡,随便找点无关紧要的事情做,好消磨无聊的等待时间。

奈莉靠在别墅大厅的沙发上,手里正捧着一份新出炉的《洛杉矶时报》,但注意力却完全不在报纸上,她对朱莉堆砌起来的华丽辞藻没有兴趣,就施瓦辛格从政那点事儿都能写出一整个版面的新闻,想想也知道注了多少水、掺杂了多少个人感情在里边儿,对奈莉来说完全不存在阅读价值。

比起浏览一遍今早新出炉的新闻,她倒是对剧组众人这会儿的表情与行为更感兴趣,借着报纸的遮掩,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

让她有些惊奇的是,尽管因为施瓦辛格的缺席,整个剧组不得不暂时停摆,大部分人陷入了无事可做、却又怕被心情不好的威廉姆斯找茬、于是不得不到处转着瞎忙活的境地,可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就会发现,超过半数的人并不为此而烦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常年在好莱坞工作的影视从业者已经习惯了知名影星们的迟到早退与各种奇葩耍大牌行径,哪怕施瓦辛格没有过相关传闻,但当他没能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到达拍摄地点,却也没多少人表示惊讶,更不会觉得愤怒,觉得施瓦辛格放了所有人的鸽子。

他们这些幕后工作者不知道在多少个剧组经历过类似的状况,有好些人已经不觉得明星们迟到有什么不对,并且知道自己应该在主角莫名消失的时候做些什么,那专注自身的模样,好像完全不在乎剧组到底什么时候开工一样。

相比于他们,身为制片人的菲尔·威廉姆斯就要急躁的多,剧组停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不是卡梅隆向他担保施瓦辛格半小时内肯定会到剧组,他估摸着要忍不住拿出自己的大哥大,给施瓦辛格打去一连串的夺命连环call了。

就在奈莉四下观望的时候,一个穿着卫衣和牛仔裤的小男孩儿从别墅二楼跑下来,直直地冲到长沙发边上,轻轻往后一伸腿就跳坐上了沙发,然后有些急不可耐地对着奈莉问道:“奈莉,你们怎么还不开拍?”

他指了指手腕上的手表,“我们七点半就到这儿了,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小时,可你除了化妆什么都没干,也太浪费时间了。”

男孩儿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嫌弃,显然是没想到一个名头如此响亮的剧组做起事儿来居然能拖沓成这样。

“小声点儿,被别人听到很不礼貌。”

奈莉轻声呵斥了一句,但脸上的表情并不算严肃,男孩儿也不当回事儿,看着远处的工作人员撇了撇嘴,但最终还是没有再多说什么欠揍的话。

这个身高一米二左右、留着个利落板寸头的男孩儿是奈莉同母异父的弟弟约书亚·史密斯,因为今天学校刚好放假,特意来剧组参观。

这家伙从小接受所谓的精英式教育,除了升学考试所要求的科目之外,他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辅导项目也报了好几个,到底有没有学到东西奈莉不清楚,但和约书亚在同一个小班上课的学生们倒是都成了他的小弟,成天跟在他屁股后面跑,来家里玩的小屁孩儿人数也越来越多。

这一度让奈莉感到迷惑,不明白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富二代与富三代是不是脑子坏掉了,不好好在家做自己的小皇帝,愣是追着给人家当跟班,难道约书亚身上真的有一股她没发现的领袖气质?

然而不管奈莉怎么琢磨,约书亚在她看来都只是个精力旺盛的熊孩子,早上五点多就醒,晚上十一点却还不想睡,每天的睡眠时间都很短,白天活动时却依旧精神抖擞,除了正常上课、课外小班辅导,以及三四门外语家教之外,他甚至还能和朋友们去踢一场晚间足球,简直就是个永远不会累的机器人。

就像现在,没在沙发上坐多久,耐不住性子的约书亚就开始不安地扭动着身体,然后快速地瞟了奈莉一眼,确定他的姐姐并没有因为他刚才的失言而生气之后,就撒开脚丫子再次窜离奈莉身边,又不知道跑哪个角落探索未知去了。

如果不是心理医生都说了约书亚没有问题,只是天性比较活泼的话,奈莉甚至怀疑他有多动症。

约书亚刚跑远,米勒就走了过来,“我刚刚听威廉姆斯说,今天上午应该是没办法进行拍摄了。”

奈莉合上报纸,露出上面的头版头条标题:《施瓦辛格有意加州州长!韦恩即将下台?》。

“施瓦辛格是因为这个新闻才迟到的?”

就在今天早上,朱莉终于把施瓦辛格从政的话题搬上了《洛杉矶时报》的头条,尽管奈莉只是大致扫了一眼报道内容,没有详看的心情,但这个新闻还是引起了大量关注,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曝出相关消息,施瓦辛格说不定真会被眼疾手快的记者堵在来剧组的路上。

但问题是,奈莉很早之前就已经把这件事儿告诉施瓦辛格了,一周多的时间过去,他不可能什么准备都没做吧?

emmm......就算他真的没安排什么实质性后手,总不能连心理准备都没有吧?

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还能让记者堵在路上,未免太菜了一点......

“不是,我听说施瓦辛格的妻子今早突发急病,在家里失去了行动能力,施瓦辛格联系了家庭医生为妻子看病,所以耽误了一段时间,不过我想他应该快到剧组了。”

奈莉有些疑惑,“急病?施瓦辛格的妻子患有什么会突然发病的慢性病吗?”

她可以拿自己上辈子十几年的媒体生涯担保,施瓦辛格妻子的身体一直以来都挺健康的,不止过去和现在,就算是十几年后的未来,那也是身体倍儿棒,就没听说她在健康上有什么大问题。

也别说媒体不关注施瓦辛格的妻子,人家怎么说都是肯尼迪家族的后代,妥妥的名媛一个,真有点什么风声奈莉不可能完全没有印象。

米勒摇头,“我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消息,据我所知,施瓦辛格夫人除了固定的体检,几乎不怎么进医院,不像患有长期慢性病的样子。”

显然,米勒也觉得施瓦辛格妻子的突然发病有点奇怪,但她还是接着解释道:“不过我们都只是外人,也看不到人家的体检报告,施瓦辛格夫人有可能一直都存在着身体上的问题,只是平常保养得好才没发病。”

这个解释在逻辑上是通顺的,但奈莉不太信,“这也太巧了,偏偏就在今天。”

米勒知道奈莉说的太巧是指今天刚好报道施瓦辛格从政的消息,结果他妻子就来了个急病,把施瓦辛格拖在了家里,好半天都没来剧组工作,以往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儿。

“也只能用巧合来解释了,施瓦辛格夫人和从政的事儿又没关系,她只是刚好在今早犯病了而已。”

因为丈夫家族的关系以及自身的努力经营,米勒的圈内消息一向很灵通,但她和施瓦辛格妻子的交际圈重合度很低,彼此间并不熟悉,所以也不太清楚施瓦辛格的妻子尽管从小生活在政治之家、却依旧对成为政界名流的夫人抱有强烈渴望,此时自然无法把生病与从政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

奈莉摇摇头,没有把背后的弯弯绕绕说给米勒听,一时半会儿确实也说不清楚,她只能说,施瓦辛格夫人大概是没病,只是今早抓着施瓦辛格谈事情,最后两人大概没谈拢,又都不愿意让步,所以在家里纠缠住了,导致施瓦辛格耽误了很长时间都没能出门。

至于什么妻子突发急病才走不开完全是施瓦辛格随意编造的借口,只是为了别人问起来的时候能有个迟到的理由,和妻子吵架的事儿总不能随便说给别人听,找个挡箭牌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他们争执的焦点,应该就和今早登报的新闻有关。

比起施瓦辛格,他的妻子更想让他从政,两人在这方面的想法本来是一致的,可以称得上一拍即合,但施瓦辛格夫人明显要更急躁一些,她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尽快参加选举,能赶上下一届选举是最好,她个人不太能接受施瓦辛格在从政这件事儿上拖太长时间。

但以施瓦辛格现在的咖位来说,找他当主角的影片还是非常多的,各种代言的合约也没到期,施瓦辛格本人并不觉得现在是入场的好时候,他更倾向于先在娱乐圈赚钱,认为赚够了钱再转换战场比较划算,这是两夫妻的分歧点之一。

这点分歧在平时不算什么,谁也不会突然提起这方面的事儿,但今天的新闻显然提醒到了施瓦辛格的妻子,让她再次催促施瓦辛格尽快结束娱乐圈内的工作,为成为一名市长或州长做准备,然而不管她如何费尽口舌,她的丈夫都不为所动。

兴许是不论怎么催促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说到最后,施瓦辛格夫人难免说出了火气,言语间自然也不会像心平气和时那么委婉,如果施瓦辛格心思敏.感一些,大概会觉得妻子在逼迫自己做事,很容易就此产生争执,时间也就在两人有来有往的掰扯中过去了。

说得直白点儿,就是这两夫妻在施瓦辛格从政的具体时间上分歧已久,又因为今早的新闻起了个话头,结果一言不合吵了起来,以至于让施瓦辛格难得耽误了工作,最后不知道是不是吵架的余韵还没过去,竟然在卡梅隆打电话过去询问情况的时候说是因为妻子生了急病才没办法出门。

这操作属实是有点骚。

仔细想想,奈莉其实是导致夫妻俩吵架的起源,如果没有她,就不会有今天的新闻,两人也不会突然谈起从政的话题,从而杜绝进一步争执与纠缠。

但奈莉却并不担心如此争吵会影响到施瓦辛格夫妇的感情,反正迟早也是得离的……

别的不说,光是施瓦辛格与家中保姆偷情,甚至还生下私生子这一点就足够两人分道扬镳了,何况施瓦辛格的骚操作又不止这个。

米勒也知道施瓦辛格的反常背后一定隐藏着许多自己无法窥探的隐私秘密,但她此时根本没心情与奈莉八卦施瓦辛格迟到的真正原因,随意总结一番后,很快就把话题引到了工作上来。

“奈莉,斯蒂芬刚才联系我了,他说《夜访吸血鬼》的工作进度比预想的更快一些,所以各个角色的初选日期也往前调整了几天,克劳迪娅的初次面试在9月22号。”

奈莉还没说话,微皱着眉头的米勒就接着说道:“还有《莱昂》,我昨天晚上终于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了关于这个项目的信息,哥伦比亚影业在两个月前确实投资了这部影片,但没有在总公司建档,是当做独立影片来运作的,所以外人很难查到相关信息。”

眼看奈莉张嘴就想问话,米勒赶紧一抬手,示意奈莉稍安勿躁,等她说完再问别的。

“据我所知,《莱昂》的男主人选是直接内定的,根本没有举行试镜,至于女主,也仅仅举行了一轮参与人数很少的内部试镜,现在试镜流程都已经结束了。”

听完米勒的话,奈莉的头上缓缓飘出一个问号,什么叫做‘试镜流程都已经走完了’?

“你的意思是说,《莱昂》的男女主人选已经定下来了?”奈莉有点难以理解,“这个项目半点儿要选角的消息都没透露出来,你现在告诉我他们已经选完了?”

米勒却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奇怪的事儿,面对奈莉的质疑也只是轻巧地摊了摊手,“这算不上什么稀奇的状况,有很多剧组都不会举行公开选角,你也是知道的,在好莱坞,人脉远比试镜时的表现更重要。”

这是一个许多人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但仅仅从《真实的谎言》这一部影片的选角步骤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这个片子与许多影片一样,宣称自己是公开选角,绝对的公平公正,但除了一众配角外,最重要的男女主角却全都是“内定”,连内部试镜都没有,根本不给太多人竞争的机会。

如此操作在好莱坞、特别在商业片领域内是相当常见的,就是为了让名气更大的演员出演自己的电影,保证话题度与观众群。

也着实不能因此而指责制片方,人家怎么说也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何况《真实的谎言》这个项目本来就是施瓦辛格发起的,你总不能把发起人踢了,另外再找个男主角吧?

尽管《莱昂》在投资、发行、与制作模式上都属于独立影片,但绝大部分的独立电影导演都拥有更高的指挥权,制片公司不会过多干涉导演的决定,所以导演如果从一开始就有了满意的人选,也可能不举行试镜,一句话就把角色给定下来了。

《莱昂》的男主显然就属于这种状况,因为早前在法国就有过不少合作,贝松在剧本完成的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

但奈莉没想到的是,不仅男主,包括女主与其他一众配角,贝松都没打算公开选角,只是向一些符合条件的演员发了试镜邀请,然后从这里边儿选出最后的人选。

“所以,那个被选中的女孩儿已经和剧组签约了吗?”

奈莉还抱有最后的希望,只要波特曼还没签约,她也不是没可能截胡。

米勒听出了她的话外音,但作为一个对法国导演有着天然偏见的经纪人,她是非常不希望奈莉与吕克·贝松凑在一起的,读懂话中含义的一瞬间就提高了警惕,立刻回应道:“我不确定他们有没有签约,但现在距离《莱昂》的内部试镜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大部分青少年演员的合同都不复杂,半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其经纪人与剧组谈好一切条件,要说还没签约那可真是奢望。

奈莉无语地“啧”了一声,她上辈子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一些美国媒体信誓旦旦地说《莱昂》采用的是公开选角,并详细叙述了波特曼在试镜时的表现。

现在看来,那多半是剧组或波特曼自己买的宣传稿,就这种纯粹夸赞的说辞,完全是媒体瞎编赚流量都不爱写的类型。

眼看奈莉沉默下来,没有再追着让她去确认剧组是否真的已经与那位小演员签了合约,米勒当下松了口气,又生怕奈莉反应过来之后再次纠缠这个话题,迅速挂上笑容后接着说道:“我也在朋友那里看过了《莱昂》的粗略梗概,要我来说,这个故事能欣赏的人不会太多,票房失利的概率太大了,我们根本没必要上赶着演这种电影。”

米勒想要培养的巨星是那种票房号召力强大、影响广泛、且具有高话题度的人物,而想要照着这个路线走下去,就得保证演员所出演的影片足够知名、足够有传播度,说白了就是得多出演票房成绩好的商业片,让更多人认识她,要是大众认知度不达标,可怎么也称不上巨星。

也因此,她不希望奈莉把太时间浪费在晦涩难懂的文艺片上,哪怕真要演,也得挑一个题材更受学院派偏爱、更加符合当前社会趋势的项目才对啊,把精力花在《莱昂》这个死恋//童剧本上做什么?!

“而且我在哥伦比亚影业托人打听《莱昂》这个项目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明年上半年的制片表,我觉得那上面倒是有不少项目都挺适合你的。”

米勒顺势坐在奈莉身边详细介绍起她所了解到的几个项目,但让奈莉有些失望的是,米勒介绍的几个项目投资预算都很有限,尽管不愁发行上映,却也说不上大制作,而在此基础上,可供她选择的角色戏份也不多,真就是个高级酱油党。

每年留给童星出演的好角色真的少之又少。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这些影片在奈莉的印象里票房或者口碑也都不咋样,不值得她特意跑去打一趟酱油。

“......emm,除了刚才所说的项目之外,我想只有《小妇人》的拍摄时间你还赶得上,但我听说那部影片得去英国拍摄,被选上的话你就得离开父母......”

说到这儿,米勒突然想起了什么,像是急刹车一般停住了话语,下意识地扫了一眼奈莉的表情,然后才补救似的跟了一句:“这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剧组总会把演员们安置好的。”

奈莉感受到了米勒的尴尬,也就没有点出对方的一时口误。

米勒的意思是她如果出国拍摄,就不能每天回家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总是不如在家里舒服,但这种含义用“离开父母”来指代并不合适。

因为严格来说,现在和她住在一起的阿瑟是后爸,她亲爸刚好在伦敦,如果真要去英国拍摄,她距离父亲只会更近,而不是所谓的远离父母……

“你刚才说的《小妇人》是指路易莎·奥尔科特的小说?”

“对,哥伦比亚想翻拍这本小说,版权都买好了,但是导演人选还没确定。”

《小妇人》原来是一本小说,分成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出版于1868年的《小妇人:梅格、乔、贝丝和艾米的人生故事(女孩篇)》,这本小说在出版后大受好评,使其作者路易莎成为当时相当著名的女富豪。

第一部分只写到约翰·布鲁克向梅格求婚、也就是四姐妹中的大姐结婚为止,剩余的故事都在第二部《好妻子》里,于1869年出版。

这本小说的背景为南北战争,和《乱世佳人》的原著《飘》的时代背景一致,其中也有一些细节提现了战争对生活的影响,但由于故事主体放在家庭生活、姐妹感情以及各人的成长故事上,并没有过多提到时代的大潮,也没有太多大场景。

这就代表着,影视公司拍摄这部影片的成本会相对较低,这是除了小说本身比较有名之外,影视公司很爱翻拍这部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此之前,《小妇人》已经被翻拍过两次,一次上映于1933年,由知名女星赫本饰演女主角乔,第二次上映于1949年,当时饰演小女儿艾米的是伊丽莎白·泰勒。

除此之外,就是1970年和1978年的两个电视剧版本,然后就到了今天,哥伦比亚影业打算再次翻拍这本小说,如果没有意外,这应该就是原本定于明年上映的1994版。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被爆替身后,霍先生又气哭了温冉霍瑾舟盖世仙尊我在王者荣耀捡任务我和魔尊互相扒了小马甲惊涛骇浪(火影)黑水我在幻想大陆的悠闲生活当我穿成一只英短喵之后别和我谈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