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日小说网>三国攻略>44.四四章
阅读设置

设置X

44.四四章

罪魁祸首林昭对秦思的埋怨一无所知,他以百米冲刺的架势火急火燎赶到了北市,刚好跟上吴长君前来的步伐,林昭不好意思的冲对方笑笑,有点儿郁闷,毕竟他一向按时出勤,偶尔迟到早退总能被上司抓到。

好在古人对于考勤抠得不是很严格,吴长君又对林昭前途十分看好,只觉一片坦途,犯不着在微末之处给他平白添上点小坎坷。

他站在门口,笑道:“阿昭即将旦日,你要早作准备,到时去石公家里拜访一二,请他引荐你至陈先生处。”

林昭只知道石公推举他去城南私学求学,现在才从吴长君口中得知这位先生姓陈,心里颇为忐忑,毕竟他已从方小史身上窥见了这个年代师生之间的森严等级,倘若他遇人不淑,呸,遇师不贤,下场必定凄惨。

然而本着机遇与风险并存,和对齐冲吴长君眼光的信任,他还是选择了冒一点险。

说起来他自从到了东汉,还从未见过当代儒生到底是什么形貌,哎,万恶的阶级差异,吴长君和他丈人齐冲虽然识字,也读得几本经书,可也摸不上士的边界,只能称之为吏,郭嘉勉强摸得上边儿,可惜年纪太小,距离士还有十几年的差距。

再过几天就是旦日,北市各种册简已汇总呈报到了阳翟令处,市亭里空旷不少。林昭进门时,见张市史周小史方小史三人,连带姚告在内的几个啬夫,围着两张拼接在一处的漆案说话。

人群近旁烧了一陶盆柴火,陶盆四周搭着木头架子,正上方笼有一个类似锅盖的东西,以竹编圆筒向窗外导出烟气,虽说密封不太彻底还有点呛人,效果却很不错,屋里显得暖意融融。

不必说,这也是林昭的发明。

倒不是古人不知道生火取暖,而是颍川向来气候温热,甚少有这般深寒的冬天,大家保暖经验不足,更倾向于添置厚衣袍,忘记还有捷径,何况普通人家也负担不起额外一笔取暖的柴火费。

也只有这些公务人员可以……咳咳……

北市经过了年前短暂的繁华之后,迅速冷清下来。毕竟临近旦日,该买的该置办的东西大部分都已准备齐全,族人齐聚,少有人跑出来添置东西,没了卖家,商贾也乐得收摊过个好年。

人少了市吏自然也显得无所事事,堂而皇之的围在一起上班摸鱼。六七个人围坐在一处,你一笔我一笔,轮流伏到案上写点什么,其中以张市史最为稳重,没跟着他们凑热闹,方小史跪在他身旁,稳坐钓鱼台,时不时评判上一句,仿佛选秀节目掌握生杀大权的评委老师。

一见吴长君进来,众人也不惊慌,纷纷起身向上官行礼。

吴长君颇有兴致的问:“你们在做什么?”

他生得珠圆玉润的一张脸,说话时表情显得格外随和,加上其人的确不算严苛,平时还是能与同僚打成一片的。

他一问,众人纷纷指着案上的书简道:“方小史正在教我们数学。”

说话时,几人眼神皆情不自禁的向林昭身上飘忽了一下。说得严重点,他们已经算是偷师他家学说,虽然林昭平日总是笑嘻嘻的,一副没脾气的模样,可谁知道他会不会翻脸如翻书呢。

没想到方小史还有这么好为人师的一面。林昭下意识感慨,看了眼方全。

方小史也在偷偷看了他,四目相对,端起的架势顿时显得中气不足,赶紧上前同他行礼。时至今日,北市几乎知晓了林昭乃方小史之师,见他七尺男儿对一介童子礼敬有嘉,一个二个倒也没了初始的诧异与嘲讽,反有点艳羡之情。

好在林昭只是略微惊讶,面上瞧不出什么怒气。旁人眼中的林家私学只是现代人的一门基础教育学科,林昭还巴不得这些人都精通数学,以后可以不那么费劲儿地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反正算筹的计法他是不会用的。

他过去看了一眼,这些人刚刚开始学习基本的加减运算,阿拉伯数字还写得歪歪扭扭,相比之下,方小史真是其中的一股清流。

“不错不错。”他下意识的鼓励道。

方小史忐忑稍去,挺直了肩背,红润的脸上多了一点兴奋振作之意。很快他又意识到什么,小声拍了一记马屁,说:“还是老师教导的好,我是以师长所授的方法来教导各位同僚。”

其他人见林昭浑不在意,也附和方小史,称赞这数学精要简明,其中不乏对方全的吹捧。身在吏这一阶层,多少都是有点进取心的,毕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们再努把力说不准就能跻身士层,提升门第,荫护子孙,然而这一步说来容易,跨出去实在有些艰难。

看到一个轻轻松松跨越阶层、堪称飞升三连跳的林昭,他们心里没有点其他念想是不可能的。甚至开始后悔当初太过矜持,没把孩子塞进林昭的培训班中。不过亡羊补牢的大有人在,周小史在旁的上可能有点缺心眼,这事儿却不含糊,仗着与林昭关系好,厚颜询问道:“阿昭你的培、培训班还招不招旁听啊?”

这算是问出了在场之人的心声,连老神在在的张市史也翘首以盼。

培训班,旁听生不用说都是从方小史口中学来的,方全起初还觉抹不开面,后来知晓了自己身为林昭唯一亲传弟子的优越性,不免沾沾自喜,不厌其烦的同旁人科普培训班和旁听生一说。回忆起他刚刚拜林昭为师的消息传出时众人各异的神情,难免有点扬眉吐气的快感。

林昭还没来得及婉拒,就听吴长君淡淡道:“林作册经由尊老引荐,年后便要去陈氏私学习经义,平日在城南长住,没有时日再为你们授课。”

他点明这话多半是自我炫耀,也不乏向林昭卖好的意味。

众人一听,失望之下,纷纷向林昭道贺。

方小史得知这消息既是欣喜,又是惆怅,喜得是他的老师眼看前程万里,自己也不用日日被夫人督导学习,惆怅的是这被人艳羡的学业即将就此中止,他再难在同僚身上寻得一点优越感。

林昭错估了他面上的失落,还以为他是舍不得这份学业,有点惊讶,方小史平日看起来心不甘情不愿的,一副被迫求学的模样,没想到还有一片赤诚向学之心,忍不住安慰他道:“不必担心,我哪怕走了也有秦思教授你们。”

“秦思于数学一道,造诣不亚于我。”他这话说的难免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方小史没怎么怀疑,想起身高四尺气场一丈的秦思,情绪更复杂了,正牌老师走了,头上又来了一个授课之师,看起来还不怎么好说话的那种。

身为四人授课之师的秦思终于解决了最大的隐患。本着一视同仁,小惩大诫的目的,给了赵家兄弟并苏充三人一个难以忘怀的体验。

等他再次露面,很有点威慑众人的意味,一时赵班苏娘等人竟有点不敢直视他。

方剂药学在当前时代还属于比较神秘高深的一种东西,秦思就这么给赵家兄弟苏充喝了这汤药,也不知药效是好是坏。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秦思暴露出来的家学渊源,更是让三人心情复杂。原以为林昭已经是一支潜力股了,没想到还有另外一支,如果这位不是乱来,而是确有所学的话,那他们日后小命还要仰仗于秦思。

只看这张脸,怎么也不像草菅人命的。

四人对于秦思更加热切,介于其人拒人千里,不敢随意说话,敬畏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人执意留下一些束?,顺便对秦思唯唯诺诺的保证,回去以后一定对孩子耳提面命,务必另尊师重道四个字铭记于心,时刻牢记。

秦思对此不置可否,他这人天生冷感,有时候行事相当简单粗暴,他要的不是苏充等人尊他敬他,只想让他们好好听话,不要让自己在管束这些大龄叛逆少年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时间太过紧迫,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不管急于立足的心情再怎么急切迫近,日子总是要一天一天过的。既然落地东汉,生活风俗也要随大流,林昭本着积极探索、日常考古的心理积极参与了当下最为隆重受人重视的正旦。

颍川阳翟是通达之地,越近正旦道路上车马越多,这些大多是游离在外的归家之人,至于那些车马长队,严整庄重的多数是地方郡国上计吏,这些地方计吏位属下品,却干系重大,据吴长君科普,不少能人志士皆由上计吏脱颖而出。

他们肩负了参与旦日大朝会、向天子奉进礼物、上承图籍、辩经、祭陵等等一系列任务,可谓任重道远。阳翟本地居民早已见怪不怪,林昭难得当了回乡下土包子,目不转睛的在高大的轩车和两侧朱衣武帻的兵卒上看了许久,只当参观了一回3D博物馆。

如今流行的轩车只用四根支柱撑起车棚,四面大开,令林昭有机会窥见这些郡吏的庐山真面目,以林昭的审美来看,各地派遣上京的门面没有生得特别寒碜的,基本都是衣冠严整,正襟危坐,拉出去能当礼仪范本的。

看来以貌取人古今一脉相承。

正旦岁首,北市罢市五日,林昭有了一个长长的休假,毕竟汉代最隆重的节日,赵班携兄弟二人回乡过旦日去了,苏家也要与宗族同庆,方小史更不必说,四位学生缺席,林昭不用节假日苦哈哈的给人补课,难得游手好闲。

为了迎接正旦,大部分原住民从很早之前就要开始准备,广积粮,屯好酒食,以备旦日吃吃喝喝。大族先行祭祖,然后家宴,梧桐里充斥着各种孩童欢闹嬉戏的声音。

林昭与秦思在小厨房里热火朝天的准备了七八个饭菜,介于厨具限制都是蒸煮烧烤一类,比起平日仍然称得上异常丰盛,五谷六畜林昭全弄了点回来,绞尽脑汁全做了菜,做完之后端出来摆了满满一桌。

两个人也不讲究正坐,随意相对盘腿坐下,林昭拿耳杯一人倒了一杯酒,放在面前,一时相对无言。窗外时不时传来远处近邻欢欣鼓舞的笑闹声,年关气氛正浓,衬得他们格外冷清。

要不怎么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连秦思这样一贯高冷面上看不出太多情绪的人,也被林昭捕捉出了一点愁绪。

林昭半晌没想出什么活跃气氛的话,憋了一阵,举杯一口饮尽了酒,反手向秦思展了展碗底,道:“差一点就独在异乡为异客了,幸好有你相陪,还望年年有今朝,你我日后依然如此对饮。”

他说这话不乏对未来的忧虑与乐观展望,秦思不知想到了何处,目光奇异的凝了他片刻,突然展颜一笑,抬手举起耳杯,对着他的空杯懒懒一碰,道:“好。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极武仙少在都市晴天我的卧底生涯全民铠甲开局获得双铠甲冷面太子的腹黑小逃妻我是狗策划承爷的小祖宗从乡下回来了我真不是星神丹道仙途我借王爷炒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