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日小说网>日望新安>第 92 章 第九十二章
阅读设置

设置X

第 92 章 第九十二章

大同危在旦夕。此时如同昭宗朝那年,乞颜部破了关,整个京城都仿佛山雨欲来。

大同军报送来的当晚,在内阁轮值的宋英仁和兵部侍郎孙頔、金吾卫指挥使王秉骞还有王兼济一起熬了个通宵。

第二日朝会,宋英仁亲自读了大同前卫的军报,一时间大殿里静得可怕,不少年纪大的文官脸都白了几分。在场的文武官员们,最年轻的也从小听说过,当年乞颜部破了山海关后的惨烈。那一场噩梦,是每一个大夏人身上揭不开的伤疤。

前些日子的朝会上,大家还各自抱团,口诛笔伐官办商队的不合祖制、弹劾蔡公失察家中子孙云云。如今军报一出,众人又惊又俱,前些日子闹作一团的朝堂恍如隔世。

宋英仁作为内阁首辅、兵部尚书,他很清楚接下来要怎么做。但他也知道,眼前落针可闻的局面,并不比吵闹更好。能吵得起来,就说明各位心里还是没那么害怕鞑子的,但眼下众人明显被吓着了,毕竟在场年长的大臣,要么是山海关之战的幸存者,要么是殉国者的亲朋好友。战事迫在眉睫,大家不能这样怕了。

不过宋英仁是真的猛,他环视四周,见大家有的踌躇,有的畏惧,还有的已经慌了神,便沉着地开口说道:“大同,是京师的门户。守住大同就能守住京师!眼下大同战况凶险,但并非完败。徐参将为国捐躯,虽死犹荣。我提议立刻追封他为忠勇伯,世袭罔替!武进伯身先士卒,毫不畏惧,死守北定门,应擢升为骁勇侯。”

此话一出,不少武官都为之动容,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国公都激动地连连称赞。兵部左侍郎孙頔和右侍郎郑歆互相看了一眼,孙頔先站出来高声说道:“臣代大同的军民谢过宋阁老!鞑虏来犯,大同告急,我等誓必众志成城,齐心抗敌!”

郑歆也跟着附和道:“此时若不同心,更待何时?大同为京师抗住了第一道压力,诸位有何御敌良策,不妨直抒胸臆。”

兵部尚书和两位侍郎都最先发了话,至少先稳住了大部分人的心神。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个别官员很看不好形势。之前弹劾宋英仁不顾祖制,与叶尔羌结盟的一位御史,这次又跳出来陈词道:“宋阁老,臣要直言。”

宋英仁也不恼怒,淡定地点了点头。周围大小官员们都看着他们,有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还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驳倒那位御史的。

“此番乞颜部大王子孟和大举进犯大同府,真的只有两万人马?据军报所言,战况非常不利我方。仅两万人马,就让大同招架不住了?大同边军是否有玩忽职守等失职之责?上月朝会廷议九边军务,臣可是记着内阁和兵部令九边严阵以待的,想必孟和的人马不过数万,怎会打得固若金汤的大同城如此惨败?除去大同,乞颜部是否还同时进犯了别的地方?如榆林、太原、甘肃等九边重镇?再者,大同离雅库萨部治下的乌兰察布很近,既然雅库萨部向我称臣,不知当时乞颜部进犯大同时,乌兰察布有没有前来相助我军?除此之外,不知内阁对乞颜部突袭大同有何见地?乞颜部已经三十多年没有从这个方向打过来了,谁都知道,既然盯上了大同,他们就一定会图谋京师。宋阁老既然准备广开言路,也要和大家交个底才是。”

这位御史乃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中,专管山西一带,所以对大同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问得话也颇为尖锐,就是为了逼着宋英仁和大家兜底。

众人又看着宋英仁,大家不担心宋阁老没话说,只是怕他们当廷吵起架来,无法收场。

宋英仁明显是有备而来,他很清楚地记得,想当年鞑子破关后,朝廷半数官员上书,要逼着昭宗南迁金陵。时任兵部尚书的余少保,顶着巨大的压力,硬是扛到雅库萨部同意结盟,由后方偷袭乞颜部。这才给齐国公足够的时机,把乞颜部赶出了京郊。

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只不过当年力挽狂澜的余少保,变成了如今的宋阁老。

宋英仁站在御前,看着坐在龙椅上懵懂的小皇上,看着站在一旁神情肃穆的王兼济,再看着神色各异的众人。他终于明白了当年的余少保和昭宗皇帝是多么的艰难,困境当前,该如何定心?如何筹谋?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遗臭万年。

昨夜他议事到鸡鸣时分,丝毫无睡意。他反复诘问自己,倘若是余少保在世,倘若是清溪王高迎春出战,局势应该不至于如此。可举目环顾闭塞的值房,只有豆大的烛光和笼罩在阴影中的自己,形单影只,无人能助。

这世上从不论倘若,只有残酷的现实。作为大夏的兵部尚书、内阁首辅,宋英仁不能指望任何人替他做决议。

众人的目光全在他的身上,此时哪怕曾经弹劾过他的人,眼中也满是迫切。宋英仁终于迈出第一步,朝龙椅上的小皇上拱手一拜道:“臣蒙先帝托付,誓要守好大夏疆土。大同已多年未经战事,山西行都司各卫所大部分兵力,早在成祖时就已调入京师卫戍。众所周知,大同兵力不足,连年勾军都补不齐原有的军户,若逢战事,只能调派京军、陕西行都司的兵力前去援助。这回乞颜部突袭大同,能守得住城门就是给后方增援留了时机。吴御史方才质疑,大同边军是否玩忽职守,致使战况不利,臣以为这是抹杀了大同军民英勇抗敌的功绩,也是轻敌之见。孟和是乞颜部的大王子,既然是他带兵,想必乞颜部本部的精锐都尽数出动了。他们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就一定要和他持久地扛下去。胜败乃兵家常事,眼前的一局胜负,并不能代表大同就此失守。目前榆林、太原。甘肃一线并未发现鞑子踪迹,想必孟和也是集中兵力攻打大同了。吴御史方才说到乌兰察布,不知御史在山西监察多年,有没有去过大同?若是御史曾去过,就会知道乌兰察布位于大同的正北方,而乞颜部也是从北面进攻。兵临城下,想往北送信,谈何容易?我大夏和雅库萨部结盟,不是为了和乞颜部开战时的援助,而是谋求东北一带长久的稳定。正如内阁和叶尔羌结盟一样,叶尔羌若继续与乞颜部通气,则是大夏西北边陲大患。诸位一定很奇怪为何乞颜部会选大同,理由不外乎有三。一来大同离京师最近,突袭大同,容易让朝廷自乱阵脚。二来,大同离乌兰察布很近,孟和或许想趁机挑拨雅库萨部和大夏的关系。三则是带兵的孟和,他虽是大王子,但并未真的带过兵。此前乞颜部攻打榆林的,也是二王子的人马。臣以为,孟和攻打大同,也是在向二王子等人示威,毕竟若是真破了大同城,孟和在乞颜部的地位也就彻底稳固了。以上仅是臣与兵部两位侍郎的看法,不知诸位同僚有何异议?”

众人大眼瞪小眼,没想到宋英仁真的心平气和地回应了吴御史的诘问。一部分人已经选择闭嘴了,毕竟真的要开战,文臣帮不上忙,乱插嘴只会添乱惹事。而能出现在朝会上的武将,大多和宋英仁共事多年,早就熟悉了他的行事做派,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就是少部分言官,此时突然跳出来指手画脚。

其中一位言官质问他道:“宋阁老,既然你说大同兵力不够,还要从京军里调派?倘若动了京军,还是打不过呢?别忘了昭宗朝时,鞑子可是破了关的!我们先和雅库萨结盟,又同叶尔羌通商,却关了和乞颜部的互市,如同三面夹击,他们能不偷袭吗?他们偷袭的目的还是为了要金银,要东西,何不重开互市呢?当年大同城里也有款贡城的,只要在我们的管制下贸易,有何不可呢?开战的代价太高,这笔军费从何而来?难不成又要预支到十年后?”

这话说得,竟然也有几个官员点头称是,连声附和,看得宋英仁一肚子火。他沉着脸,怒道:“你既然如此畏手畏脚,何不立刻告老还乡?还互市!当年为何关了九边的互市?鞑子的使者有两三千人之多,边关不堪其扰,这哪里是来互市的,分明是来抢劫的!开战的代价虽高,但对于乞颜部这群不知好歹的鞑子来说,只能用武力来震慑。你以为雅库萨和叶尔羌为何愿意同大夏结盟吗?你以为乌斯藏和西察合台为何不远万里,也要与觐见皇上吗?他们不单单因为大夏地大物博,也不只是因为想要朝拜什么神佛。若非大夏强大,他们会来结盟吗?不会的,他们会和乞颜部,倭寇一样瓜分我大夏的大好河山。到那个时候,你的土地任人践踏,你的家人毫无尊严。自古求和则受辱,以战求和方能有生机!”

那位言官被宋英仁怼得羞愧难当,旁人也都露出鄙夷的神色。

在一旁久不言语的齐国公王令献终于发话了:“各位大人们,乞颜部攻打大同,我等不能轻敌,更不能畏敌。既要把此战当做大战来打,也要做好持久防守的准备。鞑子最怕我们和他们耗,眼下已是九月,若是我们防守得力,他们坚持不到年底就要撤兵。不说别的,到了冬月,一夜的风雪都能让他们死伤大半。今日诸位回去后,要稳住各方的舆论,打或不打,内阁和兵部自有安排,轮不到某些人背后私议。”

齐国公作为四朝元老,战功卓著,他的话可谓是掷地有声。那些敢和宋英仁唱对台戏的,都不敢当面反驳齐国公。朝会在众人的议论中散去,内阁喊来齐国公、惠安伯等人和兵部众人继续议事。

闲杂人等都走了,宋英仁这才开始真的排兵布局。他点着桌上的舆图,眉心皱成一条线。

“战况有些出人意料,前方斥候回报,说发现孟和有大量的火器。这就怪了,鞑子在漠北哪儿来这么多的火器?照这样,我看得增调神机营了。”宋英仁对大家说道。

神机营统领新乡伯正色道:“宋阁老,神机营时刻待命,不知阁老想要增调多少人过去?”

“大同以守城为主,神机营此次增派火铳手一千人,擢五百骑兵,配好火器,组成骑兵队以备出城迎战。京军里,增调两万精兵,经通州出城,在通州粮仓取粮。”宋英仁说道。

惠安伯点头道:“这办法好,省去了路上筹集粮草的麻烦。不过大同只派两万精兵过去就够了吗?”

宋英仁摇摇头道:“我担心的不仅仅是大同,还有榆林和太原。你们都知道,去年陕西大旱,闹了饥荒。榆林又刚和鞑子打过,元气大伤。有了支援后,大同更加易守难攻,难保孟和不会转而攻打榆林和太原。我想着把部分兵力再调去陕西,虽然这会儿没打过去,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这样一来,算上留在京师守卫的京军,大同和陕西各增派两万。”

齐国公建议道:“实在不行的话,河南和山东两地卫所也可以赴京守卫,这样京卫也就不紧张了。”

宋英仁想了想道:“那这样也行,河南山东的卫军各出两万待命,大同和陕西各调派三万。若是孟和转而攻打陕西,虽然远了些,我们还有浙军可以支援。”

“威远伯府在浙江干得不错,是可以托付重任的。”齐国公赞赏地说道。

宋英仁倒不是很在意这些,他叹了口气道:“不到万不得已,但愿用不上浙军。”

孙頔在一旁提醒道:“宋阁老,九边一线看来都要备战了,还有大同现在守将战死,总兵重伤,可能还会有其他人伤亡,能领兵的不多了。”

大家也都想到了这个问题,兵好调,将帅难寻。大同能不能守得住,打得赢,更看是谁来带兵。

宋英仁本想用惠安伯,但又想到他多年未曾出征,守京城尚且说得过去,真要让他去打鞑子还是不行。但有谁能号令调去的京军和神机营,又熟知乞颜部的套路呢?宋英仁的脑海里突然就蹦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来。

“让尤戎去吧!”他突然说道。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只有高玉青惊讶道:“尤戎?他不是被你调去罕东卫了吗?怎么来得及去大同?”

宋英仁笑道:“使团从叶尔羌回来后,兵部就准备把尤戎调回来了。这会儿他应该已经到了太原,去大同不过一两日。”

“如此更好,尤戎出身京卫,又是尤家军的人,京卫对尤家心服口服。他又刚在罕东卫打过鞑子,让他去大同最好不过了。”齐国公也很赞同。

“这样一来,榆林也有秦闽山,阁老你算是能放心了。”郑歆也在一旁说道。

“放不下心啊,现在就等着更多的探报,这次乞颜部突袭的莫名其妙,我还是不明白为何大王子孟和突然带兵了?难道是他们的王庭有变?”宋英仁想得更深远,他怀疑这次乞颜部围攻大同,另有别的阴谋。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魔尊的妻兽世红包群有爱日常江山如此多姿霸道宠妻,无度无度末世之假面骑士编年史霸道总裁之欢喜冤家【慢穿】文棠成零女将倾城,王爷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