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设置X

第 74 章 薄瓷

“姑娘,你若是着急,你就先走,我一个人在后面走,没事的。”雪雁说着这话时,怀中正小心翼翼的抱着一件薄胎瓷,因怕不小心碰到了那精细的物件,所以她慢慢的走在了黛玉的身后。

黛玉手里拿着一本册子,册子上面用清丽的小字不知道是记了一些什么,听到雪雁这样说,她笑着回答道:“雪雁,我不急的,不能把你一个人扔下,咱两人要走一起走。”

现在黛玉身体比以前好了,走路也比从前快了一些,但是因为雪雁抱着一件薄胎瓷走的不快,于是黛玉还是在前方缓缓的走着,不曾把雪雁丢下。

前一段时间,黛玉在书房里浏览到了一本关于瓷器的书籍,她惊讶是怎样精湛的工艺,才能把普通的瓷土变成一件美轮美奂的精致瓷器。

黛玉想着瓷器“始于土,成于火,瓷比玉,宁碎不折”,一件薄胎瓷从瓷土到成器,这其中一定经历了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

就是对这个过程的追寻,让黛玉对瓷器有了极大的兴趣。

大明成化年间,中国瓷器制作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官宦人家以拥有精工巧制的瓷器为荣。

林如海虽然不崇尚奢华,但是对精灵剔透的瓷器却十分青睐,林府中大大小小的瓷器不下数百样。

所以这几天里,黛玉和雪雁主仆两人,将林府上下所有的瓷器都重新考察了一个遍。

黛玉把家中每样瓷器的质地,样式,画风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并挑了几个质量特别上乘的,放到了自己房里,以便闲时仔仔细细的端详观看。

看到女儿有了新的喜好,林如海特地从外面给她买了几件市面上质地最好的薄胎瓷。

世人皆云,薄胎瓷之美——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得了这几件瓷器,黛玉十分高兴,一直在灯下看到了亥时,还未曾入睡。

如梦如幻的薄胎瓷,既绚丽又通透。

能工巧匠们在薄瓷上勾勒出山川河海,人物花鸟,此刻那件瓷器,在灯光下晕染出了动人心魄的瑰丽色彩。

玉石一样的瓷器上绘制的人间山水,似冰玉,似浮云。

这样暖的山水如今在瓷器之中见着了,怎不让人心中赞叹。

晶莹剔透的薄胎瓷仿佛将灯光也吸引过来,灯光揉在了小小的瓷器里,黛玉看着那灯下的山河,心里悠然而生一种甜甜的喜悦滋味。

雪雁将床铺好,回头看看黛玉的脸儿,再看看那瓷器,一时间有些恍然,只觉得那如玉的容颜被莹润的瓷器映衬的更加美丽。

雪雁不想惊扰到这美好的图景,但是又想让黛玉早些休息,于是她轻声轻语道:“姑娘你都看了这么久了,明天再看吧,过了亥时就不好睡了。”

黛玉却好似没听见她的话,答非所问的说道:“雪雁,你看这瓷器上的山水人物,像不像曾经熟悉的故人,那两句“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用来形容瓷器是不是太美了。”

雪雁道:“姑娘,我不懂诗,但是你这刚才说的这两句,我听来心里却是暖暖的。”

黛玉恋恋不舍地轻放下那件薄胎瓷,走到妆台边,雪雁帮她摘下了头顶的珠花。

黛玉说道:“所谓良工出美物,改日我画技过关了,就好好的做一件瓷器给你看看。”

雪雁听了这话,心里当姑娘和她开玩笑罢了:“做瓷器应该很难的。”

其实就连黛玉本身,也觉得制瓷这事情是在开玩笑,但是她的确有着那样美好的愿望。

黛玉道:“你想着它难,它就难了,你想着它不难,也许就成了。”

书房里各种书籍都有,但黛玉并不贪多,她只着重制瓷和行医这两个种类的书籍,两者齐头并进,并没有顾了这个,就荒废了另一个。

她心性十分聪明,又有现成的师父阿砚来教她,前阵子她拟了方子,熬的药膳,一家人喝了都说身体舒畅,很是不错呢。

黛玉又道:“如今我现在只学这两样,第一样医理是学给家人的,想着以后,家人有什么头疼脑热的我能给看看,第二样是学给我自己的,就是制瓷那一样,是我打心里喜欢的。”

雪雁琢磨黛玉的两番话,偏偏头,似懂非懂,再想问时,发现黛玉已经歪身睡着了。

第二日清晨,还是清冷的天气,彩月一早起,就看见林如海带着小厮东升,风风火火出门去了。

彩月私下里向别的小厮一打听,说是两人去接为黛玉新请的教习先生去了,彩月心里纳闷:不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还要亲自出门去接。

待过了一会儿,和雪雁两人在厨房里碰到,彩月又问雪雁,“姑娘昨晚睡的可好。”

雪雁如实答道:“姑娘这几日里,睡的都很好。”

彩月:“老爷夫人想着姑娘颖慧,想着给她寻一好的师父,不知道请了个什么样的,今早上出门去接了,这时还未回。”

雪雁:“原是姑娘自在惯了,万一是个不好的先生,姑娘还不得不开心几天。”

彩月道:“一会我再打发人近前去问问。”

雪雁:“那就谢谢彩月姐姐了,如果有消息先告诉我就好。”

彩月自然明白,两人分开计较不迟。

却说那教书先生是谁?

原来是唐寅听闻林如海为黛玉谋划一位教书先生,就和师父沈周说了黛玉如何聪颖,如何好学,沈周当下慨然应允。

得到沈周应允,唐寅拟了书信一封,寄给林如海,说明此事,接到唐寅来信,惊的林如海直说不敢当。

沈周此时已是画坛领袖,林如海家中就藏着好几幅沈周的画,都被他视若珍宝一样,从未献于人前。

林如海难免不安:“沈先生这样的人物,给小女当教习实在太过屈才。”

唐寅回信中言道:“林叔父不必过谦,我师不拘于此。”

林如海这才应承下来,急忙下了拜帖,不日就收到了沈周的回复,说是会从靖州府到扬州。

林如海觉得直接在家门口迎接沈周,不够诚意,几番思忖,他决定直接去到靖州府迎接。

靖州府离扬州十分之近,林如海到了靖州府,看到靖州府虽是南方,但是物貌人情,颇有北地风采。

到了靖州府,林如海才终于知道了沈周在时人心中的分量。

在靖州当地,如果一个人说哪个酒楼的菜不好吃,人家店家可能会回敬一个白眼给这个人,但是如果这人说沈周不好,店家也许抄了家伙,宁可被抓去见官,也要和这个人打上个十几回合。

不只是在靖州,就是在彼时的大明朝,人们对沈周也是赞誉有加。

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假设你从靖州府上了船,准备入京,如果你是个普通百姓,路上会有萍水相逢的人问你:“沈周先生可好?”

如果你不是百姓,而是入朝为官,进了北京城,见了内阁首辅李东阳,他一样也会问你:“沈周先生可有信来。”

如果那一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能在此处做解,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沈周在人们的心里,都是个十足温暖的名字。

林如海看到沈周,二十几岁的模样,简单的衣饰也掩盖不住的灼灼神采,如似春风一样的人品,让林如海惊觉世上竟有如此人物,真真是见识了。

沈周见林如海气质儒雅,风度翩翩,完全没有官场中人的营营之气,心中也十分高兴,觉得自该是有这一段诗书之缘。

三人又是踏舟而行,不一会功夫,就来到了扬州城。

黛玉听说这位先生,是父亲亲自去靖州府接的,想来是个人物,只是不知道是何模样,心里便有了些期待。

待到得了门房通信,贾敏带着她在二门处迎,见了沈周,黛玉款款施礼。

沈周看见黛玉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十分聪明伶俐,是将来能在画技上有作为的灵秀品格。

黛玉又看见沈周身边的那个少年,少年正是唐寅。

此时的唐寅明显比上次身量高了不少,黛玉差点没认出来,想了一下才想起这是夏天里的时候,和她在门前玩竹蜻蜓的男孩子,也就是送她书的那位。

想到那些书,黛玉忙行礼致谢,唐寅也躬身回礼。

看着两个小人互相行礼,行个不住,周围的人们,不禁笑开。

唐寅看见黛玉病气似已去了三分,曾经苍白的那张脸,现在已有红润的光彩,心里十分高兴。

众人到了正厅,沈周看了黛玉平常所习之画,心里惊奇这女学生年纪虽小,但是笔触之间的灵气却是不弱。

黛玉真是个极聪明的,悟性极佳,沈周几句点拨诗文字画,她就立刻能颖悟其中道理。

得了先生赞许,黛玉胆色也壮了些,私下里觉得原来请师父也没什么不好,想想之前,她为了请先生之事,犯了那几日的愁苦,其实不应该,就算是请的先生不如意,这里是自己家,马上和父母说了,也没什么的,黛玉不由得笑那样的自己。

四个人一起,房内笑语声声,这气氛到底感染了多年为官的林如海,林如海虽然是官场中人,但是其实骨子里极其厌恶官场争斗。

林如海知道沈周不意功名,潇洒四方,非常倾慕,两人又非常喜欢绘画,于是就着世上风物,侃侃而谈,见解竟然有不少相通。

唐寅本来是个跳脱的,见了林如海就老实起来,坐着一本正经,纹丝不动,黛玉看他正经八百的样子,还想着这个人儿上次还放竹蜻蜓给自己,明显是个调皮的,不禁心里稍稍有点意外,奇怪他怎么今日如此正经。

唐寅手上的绛珠手环,别的时候并无异动,就是黛玉在的时候,似有灵性召唤一般,在腕上若隐若现,唐寅不想吓到黛玉,于是就低下头,乘着她没有注意,将衣袖放下了一点,轻轻盖住了那枚手环。

见那边林如海和沈周一见如故,唐寅这边放松了不少,于是像模像样的,与黛玉一起讨论起诗画来。

见黛玉在纸上作诗,唐寅问道:“妹妹,你写的什么字?”

听见唐寅询问,黛玉十分不好意思,她用手盖住了自己写的字:“没什么,就是几首歪诗罢了。”

唐寅打趣道:“妹妹写的诗哪里会歪,才不会。”

黛玉听他说话逗趣,禁不住又是一笑。

沈周偶尔过来指点个一二,众人在暖阁里,围着炉火,欢声笑语,黛玉看着外面的万丈天光,觉得怎样的寒冷都无所谓,她心中盎然的是无尽的幸福和充实。

有良师,又有父亲在旁坐阵,唐寅还看着她如何落笔,不时点拨,黛玉稳稳的画了起来。

她那么纤弱的人,却是有着坚韧的气度,不几日画技竟是突飞猛进了。

这一天的欢聚,在黛玉心里是从未有过的,良师益友般的神仙聚会,此后的时光里,她每天都盼着这神仙聚会,想着时不时能小聚一场。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大灾变之疯狂职业令全娱乐游戏帝国总裁霸道甜妻乖乖受宠免费阅读总裁强情宠爱开局天赋逆天,乔丹选我打造王朝斗罗之镇世斗罗纨绔兵王三国之我徒弟都是大佬我是皇帝赵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