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日小说网>锦衣辅国>第285章 边墙12
阅读设置

设置X

第285章 边墙12

现在么,朝廷虽然知道荆襄流民的严重性,但朝中的衮衮诸公必然是不以为然的,一群屁民而已,朝廷大军压境,还怕他们不成?

还真怕!

若是朝廷下令剿灭的话,张璟肯定不敢接这个烂摊子的。杀害无辜百姓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就算你杀了人,也不一定能够把此事给平了。

如何处置这些流民,最好是双管齐下,第一,允许部分的流民在当地入籍,并且集中设置官员管理;第二则是鼓励流民返回原籍,并且给予返回原籍的流民粮食种子,耕牛,口粮,并且对已经返乡的流民减免赋税。

而如何让流民们接受官府的安排,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剿抚兼用,先剿灭一些带头闹事的,杀鸡儆猴,然后再开始怀柔,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这就是所谓的剿抚并用。

仅靠抚则失之以宽,仅靠剿则失之以暴,相辅相成,最是合适。

但朝廷和那些豪右肯定不会选择的“抚”这一策略的。首先,朝廷财政紧张,不论是当地招抚,还是迁回原籍,都需要钱,朝廷最缺的可就是钱了。况且当地的豪右可是眼巴巴的等着朝廷对这些流民置之不理呢,好让他们拥有一个获得劳动力的渠道,怎么可能不从中作梗呢。

至于会因此而死多少人,他们才懒得管呢,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利益有没有受到损失,仅此而已。

“哈哈,”张楷抚掌大笑,“老夫怎么可能把怀瑾往火坑里推?你呀,多虑了。”

张璟赧然一笑,他是真不想去这个火坑,当初离京的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九边,另一个就是南方了,权衡再三,他最后选择了延绥镇。

南方这个火坑真的是太坑人了,一般人去了绝对难以全身而退。此时的南方,士绅势力已经急剧膨胀,当地的士绅们可谓是土皇帝,就算当地的官府,对他们的约束力也低的可怕,要是再遇到一个稀里糊涂的地方官,那就更不必说了,官府权威尽丧。

士绅的力量已经发展到了非常的庞大的地步,当地的官员的权利几乎被架空,看似是官员领导,但是实则整个地方的政治和经济都是被这些士绅阶级所操控的。

这些人还有组织武装的权力,用以讨伐山贼或者打压百姓起义。而这些武装力量表面上是为了稳固国家统治,实际上士绅阶级也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

这些士绅可不是单单的土豪劣绅,而是朝中有人的,他们必须有人在朝中为官,才会发展起来,要不也发展不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官商一体的士绅家族。

前面说过,士绅们有权组织武装力量,问题来了。湖广的士绅们便利用手中的武装力量,经常抓捕聚集在荆襄的流民。

流民们自然不会老老实实的被抓,他们在这里好好得,开垦荒地,又不需要缴纳赋税,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又如何愿意被抓回去过那等牛马不如的日子?

所以,湖广当地士绅与荆襄流民多有冲突爆发,不过是压住不报罢了,要真的原原本本的报给朝廷,估计能惊得朱祁镇从龙椅摔下来,起码摔个半身不遂。

那绝非是小打小闹,而是生存之战!尽管规模不大,但其过程之惨烈、结果之残酷,令人难以想象。

若是朝廷重臣,素有威望,挟皇命而来,合纵连横,徐徐图之,均衡各方利益,对于当地的士绅阶层或拉拢、或打压,先把内部给理顺了,然后再针对流民,制定相应的政策,有个三五年之功,或许会让一切走上正轨。

但若是张璟这样在朝中毫无根基的人去了,那对不住,谁特么认识你是那根葱啊。

“对于荆襄流民,除了皇上,该知道的基本都知道,至于无人捅破这个窟窿,不外乎是事情太大,无法善了罢了,”张楷摇头,“简而言之,畏难而已。”

“式翁之意呢?”张璟有些跟不上老头的节奏了,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些浸淫官场大半生的人,但凡能熬成高级官员的,那个不是人精,那个不是胸有山川之险?更何况张楷这等封疆大吏!张璟这点道行,跟人家根本没法比。

“哈哈,”张楷也不卖关子,“老夫第一步棋,便是提议兵部及朝廷设立三边总制一员,不拘文武皆可,此事不管成否,都会让朝中诸公蠢蠢欲动,怀瑾以为然否?”

张璟点头,三边总制,这可是块大蛋糕!谁要是能够吃下,便将整个陕西纳入掌控之中,别看陕西地处西北,苦寒贫瘠,早不复汉唐时的繁华,但其地理位置仍然十分重要,况且北虏频繁袭扰,极易积累战功,对于有志于升官发财的人而言,没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择了。

可以想见,以李贤为首的文官以及以王骥、石亨为首的武臣、勋臣会如何纠缠不清。

这的确是一步好棋,搅浑水的好棋,把本就乱做一团的朝局搅和的更乱了。

不要着急,老先生还有第二步棋,“老夫接着会再次奏本,将荆襄流民之事摊开来,若是一直这么捂下去,怕是要生大乱的!”

“……”张璟无言以对,这位老先生,可是真狠!这么大的烂摊子,朝廷还不得炸锅呀,本来若是没人揭开这个盖子,大家都装作不知道,能捂到什么时候就捂到什么时候,得过且过也就是了,等他们致仕了,洪水滔天也不关他们的事儿了。

但张楷一旦揭开这个盖子,那么朝廷就算彻底乱了,这么大的事情,大家都假装不知道还无所谓,可一旦有人捅出来,那就可就不能不管了。

怎么管?此地跨连陕西、河南、湖北三省,谷阻山深,人烟稀少,朝廷仅于襄阳设置卫所,并未纳入行政管理体系中,一旦生乱,可以东下黄州,直逼南直隶,又可北上河南,直取京师,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怎么办?派重臣前往湖广,督办荆襄事务呗,这是其一;其二,派知兵之人,前往南直,领南直军务,为湖广后盾,一旦变生肘腋,便可驱兵西进,镇压乱民。

为何是南直隶,而不是河南?

南直隶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按长江划分为江北的凤阳巡抚和江南的应天巡抚。所谓直隶,就是直接隶属于中央,直接与六部对应,由于直隶不是政区,所以并无三司官署和机构,直隶的州府直接对中央、六部负责。

南京兵部负责南直隶的守备,南直隶的四十多个卫所均隶属南京兵部尚书指挥,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又名“南京参赞机务官”,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臣(一般是魏国公)共同管理南直隶的事务。

这个官职没那么扎眼,而且又是个苦差事,镇守太监、魏国公那个是省油的灯?对于这位兵部尚书而言,必然是左右为难的,想要协调好这两方的关系,还真没那么容易。

这才是张楷的图谋!

好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接连抛出两件大事,风波乍起,让朝廷诸公疲于奔命,忙着救火,然后他趁机把张璟推到南京兵部尚书的位置上,不得不说,还是有很大的成功几率的。

首先,荆襄流民一旦生乱,仅靠湖广当地的士兵是无法镇压的,此时的卫所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所以,南直隶的士卒就成了援军的不二人选,率领大军平叛,需要雷厉风行,迅速扫平叛乱,迁延日久的话,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而言,都是极为严重的。

所以,这就需要有一个真正知兵的人,而不是平时官员们互吹吹出来的知兵之人。

但是,由于荆襄流民的规模着实太大,百余万人,这要是一个剿灭不力,那可就不仅仅是杀头掉脑袋的问题了。

所以,大家在争这个位置的时候,肯定是会好好斟酌再斟酌的,起码得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吧?

无形中便把绝大部分人给排除掉了,张璟自然也就有机会了。

至于说张璟敢不敢搏一次?那还用问吗,肯定是要争取的。

张璟听得目瞪口呆,这位老先生,可真不是省油的灯啊!这一环扣一环的,环环相扣,却每一步都是正大光明,摆明了车马,绝无隐秘、无可告人之事,可谓是堂堂正正。

算计到了如此程度,不得不称之为“高人”!

“怀瑾,岂有意乎?”张楷正色问道,“若去南直,怀瑾可有信心为朝廷消弭荆襄流民之乱?”

“晚辈多谢式翁筹谋,”张璟还能说什么,只能郑重拜谢,“式翁提携之恩,璟无以为报,当竭力扶持公之长孙,不坠公之门风人望也!”

“好!”张楷笑着点了点头,他为何如此费尽心力的为张璟筹谋,不就是等这句话么,“此事你不必理会,专心修筑边墙才是首要之急,其余诸事,自有老夫处理。”

天色已晚,二人匆匆吃过晚饭后,张璟送老先生去客房休息后,张璟心神有些不宁的回到自己所居的东院。

今晚给他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若果然如张楷老先生所安排的那样发展,自己以武转文,便是水到渠成,至于文武之间的区别,不必多说,懂得都懂。

虽然因为出身的缘故,他无法入主内阁,但将来的事情谁又知道呢?

重要的是,内阁这一制度,天生便存在缺陷。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才拥有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仁宣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了天顺朝,内阁的地位再次拔高,内阁辅臣兼任六部尚书,彻底压制了六部,为阁部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再到后来的嘉靖以后,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更是权势滔天,虽非真宰相,却也相去不远。

然而,虽然首辅内阁大学士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司礼监太监送呈御览并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宰相,但也只是形同,却远远不是宰相,因为他没有宰相的决策权。

内阁想要决策,必须依靠司礼监的宦官,与他们合作,才能有完整的宰相之权。

所以说,内阁制度基本上是个畸形儿,并非常态化的政治制度,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却不得不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之下,却始终无法如相权一般,对皇权形成有效的制约;同时,内阁还受制于司礼监,却又不得不交好司礼监;还有一点,内阁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嘉靖以后的党争尤其激烈,皆因内阁而起。

一个有缺陷的制度,有存在的必要吗?

张璟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不是一个亿,也不是掀翻内阁,而是先转成文官,这才是他立足朝堂的根本!而为了使自己以武转文不受太大的掣肘,就必须做出点成绩来才行。

看来,今年秋冬之际,不能再次被动防守了,而是应该主动出击,将敢于来河套驻冬的毛里孩部落赶出河套,奋太祖、太宗之余烈,以期获得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以慰宗庙,以安社稷!

“郎君。”刚进了屏门,林疏桐在林大娘的陪同下,迎了上来,看着林疏桐关切的目光,张璟摇摇头,执起她的手,笑道,“好事,不必忧虑。”

林疏桐这才松了口气,陕西藩司许资的那份奏章的确损人不利己的玩意,这便是官场,哪怕是对自己毫无利益,但若是能够打击对手,也是有人愿意去做的,无关对错,只关乎立场。

二人来到书房,林大娘为为二人端来热茶后,便下去了,书房中只剩张璟、林疏桐二人。

“好事。”张璟笑道,“式翁此来,却是给我带来了一个天大的机遇!”

林疏桐闻言,眼中一亮,她素来知道张璟的性格,绝非夸大其词之人,能让张璟说出天大的机遇这种话来,显然绝非小事!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总裁爹地太难缠本元一往事明末不求生文娱先锋总裁的迷糊娇妻步步生芒:我为侯爷平天下我的初三[明星志愿]名伶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