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日小说网>转世灵童>第9章 (一)玩跤人
阅读设置

设置X

第9章 (一)玩跤人

东元2567年9月8日,重阳节前一天下午3:00,跑马山南路的麦购购物广场开始热闹起来。跟以往不同,这一次,《康定晚报》摄制组要在下午3:30准时开拍,拍摄康定跤场的摔跤比赛。

这个麦购购物广场地下一层是洛桑旦增负责的弹子房连锁店,洛桑旦增是南城浮光山白家班的少班主,而白家班是康定城的两大跤场之一,洛桑旦增的父亲白汪洋是班主,此次摔跤比赛场地设置在这里,这有利于宣传跑马山步行街的意思,也利于宣传弹子房的意思。

康定城要开发跑马山南路以及这个山坳里的土司古迹和文化,他们先引进绿玉远洋集团,然后邀请本地豪族参与,共同开发。这是政府支持的项目,绿玉远洋集团又是东洲国超大集团,作为东洲弹子房在甘孜州代理人的洛桑旦增和白仁德隆觉得可以跟随,也就第一批商家进驻。

一块大空地上建起五层钢结构购物广场,地下一层作为弹子房,地上五层是超市。一些穿着白色运动服、背后印着“浮光山白家班”的年轻人早早到场,把超市大门内侧的操场布置出一块跤场来,敲锣打鼓吸引观众。

有免费的热闹看,自然会有很多人围了过去,来晚了,站在圈子外,还看不着里头的比赛。这一聚大概有两百多人,可见老早就安排了捧场的人。

白汪洋走了出来,在圈子中心站定,他左手拿着一把纸折扇,啪的一下左手掌,叫道:“各位老少爷们儿!咱们又见啦,每年一次的切磋又开始了!这可是真把戏,不是假把戏。睁大你们的慧眼看清楚喽,好招的也鼓个掌叫个好。”

很多外地游客第一次听到这么江湖气的开场白,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观众更多了。

开场白的说跤人,也是现场的技术顾问。白班主白汪洋,那是30年代著名的摔跤运动员,连续三年败于全国冠军董明华,屈居亚军。但不管如何,白汪洋的大名还是全国级别的,在甘孜州这么个小地方,他的招牌算是钢钢的,康定城周边的很多学子慕名而来,白家班因为学徒众多,算是康定城的一股大势力。

说跤人不仅自身要带着本事,话还要说得幽默,现场的气氛全靠这一张嘴。所以,说跤这门职业也称为“武相声”。观众里有懂行的也有不懂行的,怎么说既通俗易懂又能出彩儿,这是门学问。

前面几场都是各个跤场的孩子们切磋,两个孩子上场就要摔起来,白爷爷看了不高兴了:“上场得先给观众们作揖行礼,这叫规矩!”

以前没有电视台来拍摄,随便点可以,现在是正式的,不仅有州的、县城的电视台,还冒出了一家外国的电视台,好像是佳美帝国的,小白鸽不当自家电视台的记者了,给老外的电视台当翻译和现场解说,这次可是会把脸带出外国去的,一切都得按照传统,一步一步来,这叫地道,不能让外国人看出我们跤师的野蛮和不专业。

两个身高差不少的小跤手,总是僵持着抱成团,摔得不漂亮。老这么僵着,观众们就不买账了,说跤人还得让看跤的人叫好儿!这不,白爷爷又上来了:“揣底还是揣花儿,俩孩子差在身长上了。”招式讲明白了,观众们才不嘀咕。揣俗称倒口袋,使揣这类咬绊适合身材矮小的人。

西部摔跤更突出技法的灵活,左架不行换右架。摔跤还讲究诱招,动作有虚有实。例如先使用倒胳膊搀,当对方误认为是袈拦脚而进行跪腿躲时,可立即使用里勾刀。这样往往能使对方措手不及而输跤。

这些专业的技法,要是没有白老爷子插科打诨的讲解以及现场示范,外行的观众估计早就看不下去了。尤其是老外布鲁克先生。

观众们正看得热闹,谁知白老爷子突然一声“停”!跤场上鸦雀无声。原来白爷看出其中一位小跤手状态不佳,完全没有争胜的欲望。玩跤的看跤的都是一个心气儿,你没心气儿,对不起,咱散场!这就好比说评书的,且听下回分解!得留点念想儿。

不光跤场上耍嘴皮子功夫,白老爷子这张嘴还是高手云集的南城跤圈子的一条纽带。高手都端着份儿,难免有些自傲。但是要想让西部跤发扬光大,还是得聚集老几位到一块儿,才能成就大事。

西部上一代跤王、康定跑马山跤场的丁青次仁旺堆老先生出来打圆场,说白老光挑别人的毛病,自己也有缺点,脾气太大爱得罪人!要说老一辈没毛病就他自己没毛病。

哈哈一笑,被批评的跤师的心结也就开了。

丁青次仁旺堆的祖上世代都是康定老城土司善扑营的扑户,相当于过去土司身边的侍卫,有很深的官方背景,也有很高的家族声誉,代表的是最传统的西部跤,没人敢小瞧他。他属于建制派的,官方,正统。

白老是天津人,外来户,但在这里,天津跤的名气最大,势力也最大。丁青次仁旺堆的跑马山跤场还没白家班的势力大,弟子也没有白家班出色,或者没表现出来,次仁旺堆的弟子都是学校的贵族子弟和佛教弟子,这些人主要以锻炼身体为目的,不讲好勇斗狠,但他们出现在社会上都是上层人士,有一部分还是官员。外来的白汪洋要在南城设立白家班,在这个陌生环境生存下去,一定是要斗狠的,更注重实用性,所以诞生了很多野路子,比如少班主洛桑旦增这样的。因此说,就摔跤而言,白家班更能发扬摔跤的凶狠和对抗性,是西部跤未来的希望。

自治州的两大跤场是有门派之别的,主要是分为西部跤和北部跤。北部跤以天津跤为龙头,在全国的知名度也最高,因此,白家班的白汪洋班主才是自治州跤场的领头羊。现在的康定地区是有名的跤窝子,高手如云,不得不说野蛮更能造就跤场的高手,历史使命感很强的白汪洋和次仁旺堆都有那个胸怀——摈弃门户之见,把众多高手都团结到一块儿。按照白汪洋的天津话就是——攒局儿高手呀!

如果没有了白汪洋的白家班在四处“耍横”,也许甘孜州原有的跤场都要衰弱下去,不管是西部跤还是天津跤。白汪洋、次仁旺堆都是有大志向的人,他们的目标可不是在这个跤场耍耍威风,他们的目标说出来吓人一跳:东洲跤进入地球夏季运动会的体育比赛项目。他们正在整理素材申报材料,也许可以借助这次佳美帝国的宣传优势给自己造势。

这就是这次摔跤这么正式的主要原因。白汪洋和次仁旺堆已经事先跟小白鸽表达了他们的意图,希望她帮忙宣传西部跤。小白鸽当然愿意了,提前做了功课,帮忙外国记者了解摔跤的规矩和传承。佳美帝国的《n》对这种古老传统运动也很感兴趣,他们知道他们的国人也希望这种老东西。

接下来是互动时间。

“嗨,各位老少爷们,谁来兴趣下来体验一下摔跤呢?我们不用小伙子,我们用小学员跟你们比试一下,每次赢了的观众,给一百元奖励。”白汪洋开始鼓动人心。他身后造势的弟子在他说完后,敲着大鼓,一个劲儿地敲了好久。

“我来!”梅朵的外甥南加多吉喊道。“我来,我来!”

梅朵一听这个吓坏了,赶紧把他拉回来,多吉不理小姨,甩开了拉着她的手,走出了人群。因为有电视台在拍摄,梅朵和赤来伦珠都不敢上前拦截。观众见到终于有一个人出来挑战,高兴地鼓起掌来。

白汪洋把多吉拉到身前,面对观众,笑着说:“请不要笑,先生们,女士们,虽然他个头儿小,岁数也小了点,但他是头一个自告奋勇站出来的!大家知道,斗拳不看个头儿,要看什么?胆儿气,这位小老弟的胆儿气高呀,要试一试身手,那么我们这些大高个的朋友会怎样?等一下,有人敢上来露一手?面对的是摄像机呀!全国直播,过后还有海外播,露脸的机会到了,朋友们,机会难得呀。好了,来吧,小老弟,介绍你叫什么名字。”白汪洋拿着话筒问多吉的姓名。

多吉好不怯生,回答了哪儿人等几个问题。知道多吉是西城子耳坡村人,他更高兴,说子耳坡村的男儿都是好男儿。

接着,他对多吉说,也是对观众说:“为了表扬你的勇气,不管你的输赢,我都会给你一个奖品。一套褡裢,怎样?太好了?你喜欢,是吧?你喜欢,我更喜欢。哈哈哈哈”

白汪洋让多吉活动一下身子,并指导一下他几个动作要领,并示范了一下。然后,互动挑战赛开始了。那位小选手和多吉开始试探起来。小选手比多吉紧张,遇到同龄人,他可输不起。几个步伐,一小段圈,小选手大概有把握了,他搭上了多吉的褡裢,抱起来,一转身,把多吉摔在了地上,侧身压着他。专业!

梅朵见多吉被摔,吓得尖叫起来。

多吉没事,小选手一起身,他也很快骨碌爬了起来。倒是小姨的尖叫让他觉得很丢脸。

白汪洋并没有就此放多吉出来,他把他拉住,护在身前,一只手按住他的肩部,然后评讲了一下多吉几个试探动作,表扬了他学摔跤的天分,也表扬了自己的小选手。最后,他说希望多吉能到他的白家班学拳,免费的。

多吉输了,但赢得了掌声。人们看到的是他的勇气和胆量。

慢慢地,自告奋勇的人增加了。某个观众击败专业的拳手不是常有的事,但也不是不会发生,更何况,这个小选手看起来并不是很有实力的摔跤手。那些小年轻最踊跃,可是他们的结果比多吉好不了多少,有些人还更快被摔倒,看出来,摔跤手有四两拨千斤的能耐。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多吉被抱摔是最费力气的,要是这么抱摔,那个小选手,三场比赛后就得下场休息了。

看到这个,多吉自豪地仰起头。

“喂,多吉,你想学摔跤吗?”梅朵担心地问。

“我想我想的。”多吉说。

“你不能学摔跤,你阿妈会剥了你的皮的,没错儿!”梅朵吓唬说。

表演结束后,白老爷子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他介绍他学习摔跤的经历:

十六七岁的时候,迷上了摔跤。他个头儿不高,体重也只有120斤,但却是胡同里的摔跤王。那时候,天津南市有撂地儿跤场,他经常去那帮场子。他喜欢那里,在那里可以跟各种“生手”摔跤,很长技术。

南市撂地儿跤场,藏龙卧虎,高手如云。不少师傅也在这里物色好苗子。那时候,津城跤林高手中的张少华常到南市跤场走走。在跤场上,他看中了他,之后就是正式给张少华“磕头拜师”。

“那时候,学跤必须拜师傅,师傅告知跤坛,收谁谁为徒。磕头拜师之后,还得请大家吃顿捞面。”白老说,“这是跤坛里的老规矩。那时候的师傅跟徒弟的关系,也有别于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师傅会把徒弟当做自己的家人,在困难时期,师傅会把自己的粮食让给徒弟。保证徒弟每天能坚持练功。”

那时候在中兴手机厂上班的白汪洋,每天下了班就骑自行车去师傅的跤社练功。张少华的跤社在河东地道外跤场。和自学相比,师傅要求的基本功非常严格,没有三四年的基本功,都没有资格上跤场。“上班、练功,回家睡觉”这样的生活节奏填满了白汪洋的生活。

“一天不穿褡裢(跤衣),心里就痒痒,睡觉都不舒服。”白老说,“天津跤注重技术,讲究一两拨千斤。”

拜师之后,他的跤技精进了许多。

跤手练功,各有技巧。跤手要有两条好腿,抽踢盘跪等各种动作都离不开腿劲。练腿劲怎么练?跤坛讲究重不如轻,轻不如空。先踢铁球等重器物,练得能一脚把铁球从土里踢出来。再练棉花球,能把棉球踢得老高,再把棉球踢成圆圈。白老最拿手的绊子就是踢,在跤坛有“白一踢”的雅号。为了练腿部功夫,大棒子、六斤推子、滑车、地秤都能用上。如今76岁高龄的他,蹲桩还能蹲20分钟,让晚辈都自叹不如。摔跤的时候,他的腿就像生了根,任谁也很难摆动。

50年前,他进入天津摔跤队,正式成为专业运动员。在当年的全运会的摔跤比赛中,他获得最轻量级第二名。

如今,白老的家里还珍藏着那一届全运会摔跤全体队员的合影。他用一个精美的镜框保留着这份资料,在这份名单中,天津式摔跤的阵容最为强大,有十几个人出战,是当时天津摔跤队的精兵强将,也是天津式摔跤最辉煌的时刻。

“以前摔跤不斗力,天津跤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技术。很多经典的技术技巧被编入跤谱,并且一代代传下去。”白老说,以前在天津南市撂跤,每个绊子要在谱。现在年轻人似乎不太讲究这个。他总觉得,摔跤要摔得好,而摔得好,一定得“在谱”。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高冷男神住隔壁:溺宠100天穿到七十年代合家欢断剑踏山河满级大佬被撩了最强狼少特摄:这个世界不太一样重生当无悔爱情操盘师快穿宿主她是满级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