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日小说网>回到古代去种田>第四百九十一章 迁都的理由(二)
阅读设置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一章 迁都的理由(二)

武则天迁都到洛阳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当时的形势所逼。

第一,她想跟当时的李唐势力抗衡,所以要迁都洛阳。

第二是因为,当时一当时山东一带,匪患众多。

天授二年六百九十一年正月,圣神皇帝在万象神宫接受尊号,规定旗帜以赤色为上,定都在“神都洛阳”。

其实,从麟德二年六百六十五年开始高宗与武后就长期居留在洛阳,除了国家大典之外,很少回到长安。

武则天害死王皇后、萧淑妃以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

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现在来分析一下,其实,这些并不符合事实。

王、萧两人死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六百六十五年,此时距武则天定都洛阳,已近二十年。

况且,武则天称帝后,仍然在长安住了两年。

因此,仅仅以王、萧两人之死来解释武则天“定都洛阳”,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但事实上,武则天之所以“迁都洛阳”,更有其重要的原因。武则天“迁都洛阳”,原因是多方面的。

政治上的原因:

首先,就政治原因而言,武则天“定都洛阳”是为了与李唐王朝分庭抗礼,近而实现“改朝换代”的心愿。武则天登基后为了政治上避免干扰有意避开长安选择洛阳,有“另起炉灶”的意思,就像明朝的朱棣为了“另起炉灶”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差不多。

当时虽说天下太平,但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山东一带的强盗时时出没,凡官兵到了,他们就骚扰不已,或拦路截车,或挖地为坑,或暗箭伤人。就连高宗要去洛阳休养,路途都难保平安,只好用“盗贼头目”与官兵一路同吃同住来保驾,才可平安到达。有一回“高宗”去洛阳,就是请万年县监牢中一位“盗贼”保驾的。天子行幸,竟由“盗贼”头目途中保护,这是有失体统之事,武则天哪能容得。如果迁都洛阳,则有利于对这些“盗贼”严加防范,促使社会稳定而巩固统治地位。

经济上的原因:

陈寅恪先生认为:“夫帝王之由长安迁居洛阳,除别有政治及娱乐等原因,如隋炀帝、武则天等兹不论外,其中尚有一主因即经济供给之原因是也。”

唐朝初年,定都长安,随着社会渐趋稳定,人口大增,对物资供应要求甚大。但是,唐朝前期“漕运”不能很好的解决,为保障粮食供应迫不得已的举动。因为隋唐时“大运河”的中心中转在洛阳,“漕运”供应方便。

洛阳风调雨顺,积蓄充实,粮食和物资的储备较为充足,四面的运输条件也都便利,还有运河这条大动脉,很容易将长江以南的稻米及其它物资运送到洛阳,不像长安经常饥馑,有时就连皇宫内都吃不饱肚子。高宗就曾率百司禁军等人四次到洛阳“就食”,再加上官位机构逐渐庞大,官吏日益增多,官禄开支也日益增大,所以“迁都洛阳”就可以摆脱经济上的困境,使朝中人心稳定。#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武则天“迁都洛阳”是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民愿望的。牛致功在武则天与洛阳一文中认为:“如果说武则天对历史的发展有过积极作用,首先应该肯定她建都洛阳,至少说建都洛阳期间,大大减少了劳动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洛阳就是在武则天的设计下一年年地繁盛起来。

军事上的原因:

洛阳能攻能守,战略地位优越。洛阳地理位置占优,小盆地,易守难攻,交通便利;虽然唐朝的国防非常强大,但是西安离边塞过近,一旦有险自身难保另外洛阳是天子王城,地气较好。所以她定都洛阳,也就是“神都”。

不过,现在梁子墨已经提出来了,自己只能好好想想。

东汉时期刘秀迁都洛阳唐朝时期武则天,也是迁都洛阳

刘秀迁都洛阳,很多人都以为那是因为,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政权时,最早就建都在洛阳。

可是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西汉末年,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

篡夺帝位成功后,建立了当时的新朝

,也就是新莽政权。

王莽的乱改革,引得当时天下大乱,百姓们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紧接着,引起了各地的暴乱,什么绿林军,赤眉军,都出来表演了。

后来终于一发不可收拾了,汉王朝被搅得一片混乱。

最后,刘汉皇族远房后裔汉景帝的玄孙,刘钦的小儿子刘秀。

出来将各地割据势力,一一击溃,统一了中原,建都洛阳

刘秀当时,建立洛阳政权的时候,洛阳周围的许多边陲小地方,其实还隐藏着很多的盘踞势力。

那些人,多数是些饿得走投无路的老百姓,事实上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不想用自己的兵,去杀自己的百姓。

他想用自己的好,去安抚那些造反的百姓。

所以,并没有打算把国都重新建在长安。

还有,长安地区在历史上是呈周期性繁荣的。

西周时定都长安,秦、西汉、也都定都长安。

当时的交通,除了骡、马、驴,就全是靠两条腿了。

所以,作为几朝都城的长安,在历经了那么多时期的皇权统治。

能给予的资源,已经是非常有限的了。

又经历了王莽之乱,如今更是满目苍痍,资源匮乏百废待兴。

长安的百姓们,经过了乱军的抢夺,就连自身都保不住命了。

哪里还有粮食拿出来,进贡给皇宫权贵们啊

再说刘秀他初登大宝,也不可能样样都伸手向百姓拿。

他更不能像汉桓帝一样,在皇宫里做买卖,开市场,还卖官鬻爵。

因此,他只能想一个完全之策,先把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她,再来说当皇帝的事。

可是,刘秀他也是人,他不是神

他能起家,全靠他在陈留郡济阳县一带的本家。

而且,那里又正好是富庶之地。他的宗亲,又家家户户都是地主。

他如今又是天下之主,要向这些宗亲,借些粮食应该能借到的。

他虽然从王莽手里,夺回了汉室江山。

可是,他夺回来的根本就是一个烂摊子。

到处的饥民要吃饭,他要做皇帝就得把那些,国之根本救济好。然后才能说得,上每年收赋税

他刘秀不是陈漫云,手里有空间。养个十万八万的人,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刘秀没有这样的金手指

所以,他给百姓们救济的粮食,必须是从那些贫瘠的土地里,辛辛苦苦一年才能收获的。

所以,他决定留在比较富庶的家乡,筹集粮食救济百姓。

顺便把那些,民间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给瓦解掉。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再看之前,长安城里所居住的王朝。

西周、秦、西汉,这些王朝基本上都是,他知道的历史上,比较强大的王朝。

他们都有足够的力量,抵御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

并且,还利用八百里秦川的沃土,滋润、壮大着自己的国力。

但是,它们在使关中一带,繁荣兴盛的同时。

也把这一地区的地力耗尽了。如后来的唐朝,最初建都也是在长安。

唐朝在武则天之前的皇帝,就不得不多次“就食洛阳”。

刘秀知道,他如今继之而起的王朝,如果继续定都长安的话,则发挥的余地甚微。

另外一个原因,是王朝末期的动乱,对长安地区的破坏。

王莽统治时期,长安先后数次被攻破,人口锐减,满目荒凉。

昔日的恢宏与繁盛荡然无存,已丧失了继续为都的条件。

而刘秀本是南阳的世族地主,他建立政权主要依靠,起自宛洛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

所以,他必须避开,其它地方割据势力的锋芒。

待到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站稳脚跟之后才能再做企图。

同时,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当时的匈奴人的威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汉王朝天下未定,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同匈奴对抗。

此时,选择“退避三舍”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从地理位置看,洛阳地处黄河中游南岸。

跨伊、洛、涧几条河流,北倚邙山,南对伊阙,东据虎牢,西有崤坂,素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誉。按张华的说法,洛阳是一个恃险防御、虎踞龙盘的地方,“调在中枢,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望少室,北有大岳三河之分,风雨所起,四阻之国”。洛阳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另外,伊洛平原地力肥沃,周围水路发达,漕运便利,可以很好地解决京师的供应问题,使皇帝坐镇中央,遥控天下,集中精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正是基于以上各种原因,刘秀才最终放弃长安,定都洛阳。历史证明这一选择在当时是明智的,它对于维护东汉的统一稳定、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洛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由此进入了长足发展的历史阶段,继东周之后,洛阳重又走上了天朝历史政治的前台。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带着物资空间去六零年代当小祖宗AI之蛮荒时代造化天经英雄联盟之神级护腕丹师诸天神域安天命曦的异界之旅重生之红星传奇蛇王烙印:迷糊小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