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日小说网>四合院之易家有子>第122章 插曲(下)
阅读设置

设置X

第122章 插曲(下)

下午,两人回到了杨家院子。

“妈,你快来看啊!”

还没有到屋里,杨红梅的声音就传到二老的耳边。

杨母听见女儿有些急促的声音,还以为出什么事了,急步走出房间,张老头也随着其后跟了过来。杨母出来一看,见杨红梅喜色溢于言表,才放下心来,不由责怪道:

“什么事啊?…这么大呼小叫的,吓我一跳!”

“妈,你看。”

杨红梅拿着手上的报纸递给母亲,手指了指上面。

“什么啊?这是…”

杨母好奇地拿过报纸看了一会,有些不敢相信,抬头看向易华伟:“这是你?不是同名同姓?”

易华伟笑着点点头。

“老张,你来看一下!!”

杨母拿着报纸塞在张老头手里。

“‘《精忠报国》—燕大新生的爱国情怀’,”张老头念叨了一句,抬头看了一眼易华伟,又接着看了下去:“……老人家高度赞扬这首歌的情怀??”

张老头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遍,没错,上面是这样写的!

………

张老头看着歌词沉默了,眼神有些复杂,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昔日的毛头小子,已经长成这般高度了吗?

而且居然能得到老人家的表扬!!

“好样的!…好小子!果然没看错你。”

张老头拍了拍易华伟肩膀,欣慰地说道。

“那是,您什么眼光,茫茫人海中把我这颗沧海遗珠给挑出来了。”易华伟给张老头竖了个大拇指。

“去你的,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张老头笑着拍了一下易华伟:“咱们爷俩好久没练过了,择日不如撞日,待会来过过手,让我看看你这些日子有没有长进。”

“……今天有点累,改天吧!”易华伟一下萎了,他才没有受虐倾向呢,张老头看着瘦,打在身上得痛老半天。

“都多大人了,一会别闪着你那老腰了华伟,别理他,你们去屋里聊,我再去加两个菜,今天庆祝一下。”

不待易华伟回话,杨母又去炒菜去了。

杨母对易华伟本来就很满意,拿他当亲儿子,现在看着他有出息,这下就更得意易华伟了。晚上特意多做了两个菜招呼易华伟,吃饭的时候还不时往易华伟碗里夹菜,热情的态度都让张老头跟杨红梅大眼瞪小眼。

饭后,收拾完,杨母给几人泡好了茶。

杨红梅看着母亲还在对易华伟嘘寒问暖,心里泛生醋意,不禁眼睛一转,对易华伟说道:

“你这么有才,给我妈写一首歌呗,表述一下她工作的辛苦。”

“阿姨的(说妈的有点怪怪的)职业?”易华伟看着杨红梅有些不解。

杨红梅撅起小嘴,积压在心里好久的话,终于说了出来:“………你不知道,就因为我妈是戏剧演员,好些人在背后说的话可难听了。”

杨母听着女儿的话,脸上也没笑容了,端着杯子喝了口茶,看不出表情:“他们说的他们的呗,嘴长在别人脸上,你还能不让他们说话?老人家说的好,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

老人家对戏曲工作还是支持的,但架不住人家没当面说。

易华伟端着个杯子,脑子在想着,

杨母戏剧演员的身份,虽然表面风光,但背地里的议论还是不少,“演员(或者说戏子)”古代开始就是‘下九流’的职业。

出于历朝历代对这一精神职业有准确的认知和定位。古代帝王对戏伶有着共同的认识:

首先,戏子这种‘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的职业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作用微乎其微。

再者,戏子往往是经济繁荣的产物,属于精神副产品,堂而皇之的被追捧,是国民开始追求享乐的风向标。追求戏子带来的感官满足,必然导致以奉献和英雄为主流的价值体系坍塌,所以任何朝代都不会允许戏子当道。

所以,古代三教九流的划分中,无论《汉书·艺文志》还是《伦六家要旨》和《七略》,戏子都被划分到下九流。师爷、巫婆、娼‘姬’、媒婆、匪盗、修脚搓背、戏子、走卒、衙役。三教九流有六种分法,没有一种,戏子能进入中九流。

但是,戏子和梅兰芳、杨小楼、常香玉、麒麟童等等这些国粹艺术大师不同,这些是人民艺术家。二者的区别就在一种是中华文化传承者,一种是为捞金无底线的利益收割者。

不说其他几个耳熟能详的戏剧大师为人处世,就拿常香玉来说。

常香玉本姓张,出身戏曲之家,父亲是豫剧演员,因为受不了老家人对其的指指点点,直接离开家乡,到外面谋生。

不仅外人,家族的人也不支持他唱戏,还说要唱戏就不要姓张了,张父伤心之下,于是就让女儿认了自己兄弟做义父,改姓为常。后因为常老大扮相‘项羽’一角出名,遂改名叫常香玉。

常香玉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对戏曲投入了大量心血,每天坚持练习唱戏,只要父亲觉得发音不标准,她就罚自己不吃饭。

十几岁的时候常香玉就等登台表演了,唱、念、做、打,样样精通。随着名气的变大,她又开始了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常派’就这样诞生了。

常香玉对祖国的热爱,就像对戏曲一样纯粹而又真诚。

新中国成立后,老人家对戏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所有人一改之前对戏曲演员的刻板印象,疯狂迷恋上了戏曲文化。

常香玉也是很感激老人家的肯定。在当时,戏曲大家的工资比领导还高,大部分家里(戏曲大家)都坐上了轿车。

一九五一年的一天,常香玉在广播里听说一支志愿军部队,在攻打某高地的时候被敌人用飞机轰炸,我方指挥员全体牺牲。这一消息传来,举国上下哀痛不已。

我军装备太差,没有与敌方飞机实力相当的武器。六月一日,郭某号召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等武器,支援前线。

常香玉听说能捐飞机大炮,于是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就连轿车也卖了,把保姆辞了,三个孩子送到托儿所。但还是不够一架飞机的钱,怎么办?上级领导出了个主意:‘募捐义演’。

于是,常香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带着团队跑遍大半个中国,演出一百七十多场次,期间居无定所,食无好粮,因接连赶场,嗓子差点没毁了。

历时一年多,终于凑够十五亿(旧币),常香玉将钱全部捐了出去,买了一架‘米格-15’战斗机,这台飞机就被命名为‘常香玉号’,被送往朝鲜战场。

之后,五三年,她又亲率团队,赶赴前线,开展了为期一年多的慰问演出。

所以,不说艺术造诣,就家国情怀而言,艺术家跟戏子的区别犹如云泥。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将妃在上爷在下下楼取快递也要穿得像个人超能上门医婿全职家人武神圣帝萧晨沈泪我有石磨磨啊磨位面校长:我的学生不是人你在万丈荣光中娇妻宠不够云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