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日小说网>万里山河>第七十六章 避实击虚 二
阅读设置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避实击虚 二

宽大雄伟的太极宫两仪殿内,唐玄宗李隆基正疲乏地支颐翻看着几案上的几封奏折。这些折子并无新意,大多都是笔伐安禄山欺君叛乱的老调子,只不过随着众人由初时的惊慌变为如今的镇定之后,便是那笔下也越发慷慨昂然起来。当然,玄宗虽然精力神气大不如前,但若要让他派这些忠臣义士前去平叛,却也是万万不能。这些人不过只会空口陈词,要说打仗,那便直如天方夜谭了。

只是真正令他心生乏意,甚至隐隐有些畏惧继而恼怒的却是其中一封来自御史许孝正的弹劾折子。此人风闻坊间传言,又根据眼前之情,竟大肆劾责瑞王李佑驻军潼关不前,任敌围困骚扰北都太原,又不顾百姓遭遇兵火,只顿兵关内,实是罪在难恕。他恳请玄宗命中使监军直接处分瑞王,迫其进军,如若不然,便押回京城待戡,另委强将明帅整军厉兵,出关作战。

这封奏折虚虚实实,虽然其中不乏实情,但夸大之词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许孝正不过是御史台一个区区从六品下的侍御史,那些加急快递的前线军报又怎是他这般人所能及时得知的。其实,不过是当朝右相杨国忠的暗中授意罢了。而偏偏这许孝正为人甚是糊涂兼且刚愎,他常以清廉自诩,可却每被朝中权臣所利用,而犹不自知。

不过,也正得益于往常的名声,使得这封奏折在玄宗眼中虽不可尽信,却也值得一观。但阅完全篇之后,却使这位曾经明断如神的一代君王犹豫不决起来。

只见他起身在案旁走了一个来回,却向在身边搀扶着的高力士问道:“力士,你说瑞王他真有不轨之心么?”这话问的虽有些犹疑,却也掩饰不住其中的一丝怒意。

高力士一听,心中一寒,不由暗骂许孝正这老混蛋怎么在这等节骨眼上出来添乱,以他的耳目灵便,自然知道此事背后必定有人指使,至于那人是谁,他也是心中有数。但对方目下正得宠,权势如日中天,前时的李林甫较之亦是不如,因此他倒也不愿凭空得罪,当下只心着道:“陛下,依老奴来看,瑞王他领军驻关,想来也是存着以逸待劳的想法,未必便是什么畏敌不前。朝中酸儒每常有对将领指摘之词,这非稀罕之事,皇上毋须太过在意。”

这话一出,直过了半晌方听玄宗一边思虑,一边道:“你的意思是此人纯粹胡言?但朕听他说的倒也俱是实情,前两日边令诚也自潼关发来密奏,所说倒与他呈上的相差无几。依朕看,空穴来风,非是无因啊。”

高力士一听此言,他跟随玄宗多年,自然知道对方已经起了疑心。只是这场大战关系到大唐江山社稷,近些年来,皇帝日益沉溺后宫,国事全凭当朝权臣所决,前番那李林甫倒还好些,虽然专权且由嫉贤妒能,但终究有些才干,国家在其治下虽然并不如何兴旺,但也不致如同今日这般祸乱陡生。但现下得宠的杨国忠却是殊无宰相之才,偏朝中又缺能臣良将,若是此时朝廷阵脚先乱,又如何奢望剿平叛乱。言念及此,他忙下跪长声道:“陛下圣明,老奴愚钝不知军事。但所谓临阵易帅,于军不利。还请陛下三思啊。”

耳听这话,玄宗心中也是突地一跳,这才想起眼前还有一场大乱,沉吟片刻,终于道:“也罢,你说的也是在理。那便由朕写一道诏书,你去命人交给边令诚,让他代朕申斥瑞王,命他立即整军前进。至于后效如何,便要看他自己了。”

这话说完,玄宗便在那高力士的一声“陛下圣明”中,缓步踱出了大殿。只余高力士一人,在这空荡荡的大殿中,回味着皇帝方才的话语,一时却不知究竟是福是祸了。

当然,值此非常之时,烦躁不安的并非皇帝一人,东宫上下这两日来也是噤若寒蝉,若无事由,寻常人等决不敢乱发言语,一时宫禁之严,比之往日却更多了几分森然之气。

明德殿内,大唐太子李亨正来回不定地踱着步子,脸上那焦急神情却是一览无遗。方才那李辅国已被派去禁军右龙武将军陈玄礼处打探消息,只是却到了这时仍是毫无音讯。今时不同往日,现下的太子李亨在外头朝中也就算了,但一回东宫,却终于忍耐不住。所以如此,原因倒也十分简单,一则他手下首席谋士李泌被那瑞王强行挖了墙角,害他遇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是缺少。至于那李辅国和张良娣二人,只是无时无刻不在促他动手,仿佛将来坐上皇位的不是他自己而是这两人一般。

不过,依他目前的心思,却也当真够的上“心忧如焚”四字。原本瑞王领军出征,在他看来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可以在朝中一展所长,借以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谁料那瑞王到了潼关之后,却不再进发,而京城中四下里便生出谣言来。说那瑞王有拥兵自重之嫌,更有甚者,已然暗中传出瑞王将领兵杀回长安,仿效当年太宗之举,然后重振大唐。

这些消息难免将自上回京城兵变之后便颇受监视的东宫重新恢复起生机来,也让李亨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他心中虽然对于李佑回兵长安一事颇有些疑虑畏惧。但毕竟这事于他而言,危害并不甚大,以他之能,自然能轻易便猜出喜欢传言出自何处,而他自己却也的确乐见此事,甚至已在计划如何推波助澜。只可惜的是,麾下第一谋臣李泌被调入了那瑞王军中,是以诸般事体却只得劳他亲自处理了。

偏偏正在他暗中调集各处力量,准备行那借刀杀人之计时,长安竟又传出谣言,说太子有意趁瑞王统兵东去之时,举兵逼宫,还说要杀光杨氏一族之人。这事当真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打在他头上,别人或者不知,但早已历经坎坷的李亨明白,此事若是让他父皇玄宗知道,只怕未等他心中之计奏效,这东宫之主便须易人了。

于是,他当即便派亲信之人四处查访,想要揪出传播此言的幕后黑手,以便以牙还牙。但所查结果却着实令人失望,那消息来源竟是无处可知,却有无人不晓,如今的长安城早被各种道消息所布满,但其中却只有他和瑞王的被广泛宣扬。如此一来,倒也省得他再去猜测,只脑筋一转便知究竟出自何人之口。

然而,知道却也只是知道罢了,他却终究不能有所异动,否则岂非落入他人谋算之中?不过,他心中虽然竭力告诫自己凡事要谨慎为妙,又想起那李泌临走前一再叮嘱的“静观其变”,但却始终无法抵挡那皇位带来的诱惑。更何况,现下若再不早做准备,只怕就是他无心起事,也迟早会被奸所害,轻则遭致废黜,重则因此丢掉性命亦未可知。

言念及此,李亨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奋力一搏,只是就在他联络各处之时,却又传出右羽林将军陈玄礼将负责带兵前往骊山行宫驻守,据报玄宗皇帝和杨贵妃有意在最近时日前往那里,稍事休养。此事说来平常,但在李亨听来,不啻为一记重击。若说此前他还只是战战兢兢的话,那这时的他业已打算铤而走险,总好过为他人砧上之鱼。

而也就在他下定决心之时,天下兵马副元帅,瑞王李佑还在潼关的关城上,俯视着关下密密麻麻排队等待入关的逃难百姓。他当然知道,此时太原已被围困近十日时候。而叛军崔乾祐部已经南下至晋州,太守胡昌国献城降敌。而据报,敌军先锋李归仁部近万铁骑已至蒲州城郊三十里处。形势之紧,当真非同一般。

望着潼关之下数万百姓,竟如蝼蚁一般绕着曲折山路蜿蜒盘旋,为的只是一张入关的路引文书,太子宾客李泌心中当真是喟叹不已。他本就是大智之人,那瑞王李佑所使之计又怎瞒得了他。只是,如此胆大行为,在他看来虽然或许能制胜一时,但今后一旦乱平,则必为其政敌牢握之把柄,那时可就前景堪忧了。

想到这里,李泌却不由暗自苦笑一声,怎么时候替这瑞王担起了心思。须知,此人乃是太子大敌,若是不除,今后东宫之位乃至这大唐天下究竟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呢。他一边想着,一边向不远处那个巍然而立的身影望了过去。

只是就在他这般凝神注视之时,却猛听见一声公鸭嗓子高喝道:“中使监军,领左监门大将军边令诚大人,请瑞王前往中军接旨。”

他一面听着,一面也是不住摇头。这李泌不曾明白,何时大唐开始这么草菅人命了呢?只是他再如何深沉机智,却无论如何也猜不到,便是那一纸圣旨,引出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轩然大波来。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战神至尊网游之苍茫末世:黎明效应丹道独尊黑科技系统:开局上交科技,科技巨星的崛起歪歪传之大叔大叔神秘复苏之我糊的纸人能抓诡我的情深你若懂修罗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