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冬日小说网>大明秦国公>第一百二十章 书房阅信
阅读设置

设置X

第一百二十章 书房阅信

镇武卫和禁军来人,带来的是一个信匣,东子到后院将信交给袁凌鳯,不由得问道:“将军何时归京。”

袁凌鳯没有回答,变得有些沉默。袁凌鳯挥了挥手,东子会意。随着三十一去往前院,东子确定也很想念这些生死兄弟。

拿着信匣回到书房,袁凌鳯打开信匣,拿起第一封信。看完信,久久没有说话。

北征,北征。

两千人尸骨未寒,可是袁凌鳯却什么也做不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

袁凌鳯何曾不想北上雪耻,可是大明现在全面退却于长城,说白了,大明打不下去了,这两年周皇后确实赚了很多钱,可是现在内库和内府的库房里面依旧空空如也。

九边十三镇让大明国内安康,虽有边饷和辽饷,可是一场农民的动乱,边军的窟窿越来越大,一年缺饷还可以,但是四五年间边军缺饷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两千万两,每年近千两的军饷,每年虽然户部都会拨银子,可是一直都是风大无雨,边军战力高昂的代价就是压的大明喘不过来气的军饷包袱。

每年饷银只够一半,边军已经三四年没有换过装备了,周皇后两年时间攒了七百五十万两白银,可是以前的窟窿太大了,两千万两的缺口,不是说堵住就能堵住的。

朝廷撑不下去了,所以让出来长城以北的土地,收缩防御,减少花费,以空间换时间,这个道理袁凌鳯懂得,所以他辞官回乡。

按照最乐观的情况,两年时间大明才能让边军正常化。而不像现在的缺人缺饷。

第一封信是镇武卫写给袁凌鳯的,镇武卫现在不像是一支军队,更像是一个军械所。

镇武卫整编下来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怪物。

前军左军右军,每军三千人,禁军的将军们跪在崇祯面前求情,崇祯无奈给中军又塞进来了一千多幼军,中军有书读,有先生教,加上京军那些老将军出面,又塞进来近千人,现在中军有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五千人,至于后军,现在是王百川在管,人数虽然对外宣成只有三千,可是没算进来的人更多,那座山谷是袁凌鳯当时规划的,里面塞上上万人绰绰有余。

如此一来,镇武司现在的人手三万上下。再用一个卫所去称呼它已经不适用了。

本来崇祯派来了一个卫指挥使老头,是给袁凌鳯铺路,不过袁凌鳯却不想平白受这份恩惠,回家了。

东西镇武司合并,镇武卫成为了一个比锦衣卫更庞大的集团,再用卫所的名头就不够了,所以虽然还顶着镇武卫的名头,但是里面管事的却是崇祯从自己小册子里面找来的一个都指挥使,名叫朱由封。

没人知道这个和皇帝同辈的宗室将军是怎么冒出来的,不过崇祯这种性格的皇帝,能够信任的人,想来不是简单角色。

镇武司的来信,也是这位都指挥使署名的,说是私信,但是却将镇武卫的所有情况说了个遍,后军关系重大。

现在后军已经不仅仅是镇武卫的普通一军了,京军和禁军的陆续换装了后军出产的武器和盔甲。

现在禁军腾骧四卫和羽林三卫,京军三大营七十二卫有十二卫已经换装了,剩下的预计到今年年底就可以换装完毕,而这些朝堂的大臣却不得而知。

崇祯向南方的文阀妥协了,北地不打仗了,文官们再一次获得了胜利,武人,一群莽夫,皇帝做事欠一分妥当,他们这些文人才是大明的顶梁柱。

这就是军方的无奈,仗打不赢,就没有话语权。皇帝没钱,万事皆休。

大明军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只是打仗从来不是战场的胜败,决定战争的始终是庙堂之算。

袁凌鳯从来没有小看过吃人不吐骨头的文臣,打仗从来都是为了利益,而现在文人们还没有看到过长城以北有什么巨大的利益。

所以,文人不想打,军方无力打,皇帝只能选择妥协。若是现在北上,不是大败,便是大胜,崇祯明白,朝臣也明白,袁凌鳯更明白,很多人都明白大明是不可能忍下丧土的这口气的。

打还是不打,全在国内什么时候安稳下来,什么时候攒够了钱粮,打仗先不论输赢,中原王朝打仗的前提是有足够的钱粮,而这恰恰是大明没有的,周皇后的“独门生意”确实赚了不少钱,可是这些钱都填在了九边十三镇和京营中了,据王百川的来信,周皇后去年用各种途径买下了三十万头豕,瘦肉制成肉干充做军粮,吃肉多了,吃粮就少了,这也是边军五六年间第一次吃饱了肚子,去年也是头一次没有拖欠饷银。

虽然大明去年没有减少赋税,不过朝中已经有人喊出减赋的话了,当然这是赋,而不是税。至于周皇后赚了多少钱,王百川只用一句,获利四百万,年底毫无结余诉说。

这就是现状,现在大明正在积攒力量,收起来的拳头才有劲头去打人,女真八旗与林丹汗在草原上打的火热,但是每一方都有一只眼睛始终盯着大明。

什么称臣,不过是妥协而已,两千将士尸骨送还,但是他们的灵魂却留在了草原,迎回将士,尸骨回来了,可是镇武卫的魂丢丢在了草原。

信匣里面的信很多,写信的人很多,袁凌鳯知道镇武卫希望自己回去,但是回去也不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袁凌鳯还是觉得自己待在老家吧。

走到书桌旁,铺纸磨墨,袁凌鳯提笔写到:“时机未到,安稳众军。”袁凌鳯不想多写,这八个字就是他的回答。

后军里面将作的问题,袁凌鳯却废了不少笔墨。冶铁炼钢,制甲治兵,这是袁凌鳯定下的基调。

现在后军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正规,他能做的都做了,只是一些细节需要叮嘱一番。

袁凌鳯以为信匣下面的信只是朱临昭他们这些部下的,但是却没有想到崇祯的一封信却夹在里面,落名王信。

给那些部下一一回信后,袁凌鳯拿出来那封署名王信的信。袁凌鳯可不会傻傻的认为是一个名叫王信的人给自己写的信。崇祯没坐上皇位时,受封信王,信王,王信,袁凌鳯不傻。信里面的话不多,但是袁凌鳯却看的很认真。

里面有对袁凌鳯近况的询问和叮嘱。最后一句话是照顾好自己的子侄。这里的子侄就是朱慈烺了。

这封信袁凌鳯就不能像之前的回信那么随意了。

袁凌鳯想了想写道:“自凌鳯归乡,亲族团聚,欲建南崖堡以御不测,族内和睦,一切皆安,族中少壮每日备战不倦,待朝廷征召,必为国效死。

次良,性格醇厚,胸怀大志,品行无缺,有古贤子之风,随岭卫晨起练体,上午身着长衫,夹先贤经典,为小儿授课,温良恭俭,有大家之风。午后,身恤下民,却不言苦,夜夜坠书不倦,好学求闻。

凌鳯心忧世伯,风云变幻,前路茫茫,为一时之困,待炙阳高升,可一扫而空,世伯家中生意兴隆,是为困局捷径,受缚于人,万事不成,唯有家中充盈,能舍拖坠而扶摇直上。

凌鳯一家之言薄,老虎假寐而已,酣睡而醒,虎啸龙吟,快哉。

待家中事安,若世伯言语,必千里驰援。”

吹干墨迹,袁凌鳯苦笑良久,这么多年了,自己还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子。

袁凌鳯的意思很简单,只有三点,我很好,朱慈烺很好,国家休养生息,再谋战事。

袁凌鳯伸了伸腰。拿起信匣里面的最后的一封信。香味?袁凌鳯鼻子动了动,揉了揉鼻子。

取出信纸,袁凌鳯看完却有些头疼,他也知道为什么这封信为什么带有香味了,因为这封信是周皇后给自己写的。

只是这信里面的内容,对于袁凌鳯的冲击却有些太大了。

自己什么时候欠了风流债,什么时候始乱终弃了,莫名其妙。

不过信没有看完,周皇后的信,袁凌鳯还是要看下去,不过,袁凌鳯此时对信中的那个素未谋面的女子却有了一丝好奇。

元宵灯宴,十五佳节,周皇后于后宫宴请勋贵大臣的家中大妇,其实这场赏灯宴,可不仅仅是为了看彩灯,很重要的功能是给勋贵大臣之家提供一个联姻的场所,要是皇后开心,还会赐旨成婚,所以有了这场大明最顶级的“相亲角”。

往年,都是两家商量好后,装作不知道,请皇后出面,给各家闺女赐婚,自古子女的婚姻大事都是父母媒妁之言。

事实上,一开始也是这样,只是这中间出了岔子。其实几天前关于各家联姻的条子已经递到了宫里,周皇后也早已知晓,宴会的顶峰,就是周皇后询问那些待字闺中的各家主妇,孩子的婚事可有着落,大妇若是说有,或者某家大妇求亲,两家若是同意,周皇后会用朱笔给这些待嫁女子点眉心,算是一种祝福,事实上在古代,正式的名称是“点礼”。一般会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去给小孩子点上一笔。这是一种很美好的祝福仪式。

很出名的例子就是,唐时,太宗请当时的大儒颜之推,给刚刚出生的兕子小公主点一下,这位小公主就是太宗皇帝最宠爱的晋阳公主,而这位小公主也没有辜负这份宠爱,只是世事弄人,这位可爱的小公主有着最尊贵的封号,太宗希望强盛的大唐国运可以让这位小公主健康成长,却不能如愿。

可是当时颜之推,这个老头却恶狠狠地说:“汉家血脉只余三分,不可混淆。”一句话把皇后长孙噎的差点背过气去,却对老头子毫无办法。

周皇后的点礼虽然不是那种正式的点礼,却也是一种怀着美好祝福的赐福。

只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定西侯大妇向英国公府求亲,欲娶英国公嫡女为长子妻。这种突然的求亲,其实若是不愿意,婉言拒绝就可以,这只是一种试探,你情我愿的事情。

可是没等英国公的妻子王氏答复,被求亲的人却从帘子后面冲了出来,说自己早有心上人了,事实上冲出来的女子一跑出来就知道自己违礼了,不过周皇后毕竟温良淑德,没有去计较此女失礼之处。

看到这里,袁凌鳯还没看出来这件事情到底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这个武圣超有素质这没名没分的日子我不过了玄门老祖宗赖在大佬房间不走了霸道老公霸道爱萌狐羞仙:师父,请自重!天才小药妃(芸汐传2)福临门之老李家的四媳妇重生之妖戒凡途拳镇九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