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冬日小說網>異國獵寶檔案>第206章 鳳冠霞帔
閱讀設置

設置X

第206章 鳳冠霞帔

“你小子,有心了。”

彤叔把玩着手中這塊淡紅色的硯臺,儘管他不懂古玩,可對方特意找的江門文人陳子褒的物件做禮物,這份心意,他還是挺滿意的。

“這塊硯臺怎麼是紅色的少見啊。”李加成沒見過紅色的硯臺,胳膊肘碰碰李承。

“這是脂硯。”李加成依舊不理解,另外三人含茶藝師也有些懵圈模樣,李承只得詳細說來。

“點評紅樓夢的脂硯齋,你聽說過吧。那位脂硯齋是曹雪芹的好友,擁有一方明代奇女子薛素素的脂硯,所以用脂硯齋爲號。”

“脂硯屬於魯硯的一個分支,材料多爲青州紅絲石。這種石頭與南方的端石、歙石不同,其質地比較軟,紋理紅黃相參,並有絲絲紅絲,十分優美,故名紅絲石。”

“這種石材,易於發墨,在唐代就有制硯的記載,只是因爲產量少,且硯臺不怎麼經用,因此名聲不顯,大家都不知道而已。”

彤叔自然不會問多少錢,聽說這方硯臺還能和紅樓夢扯上那麼一絲一縷的關係,又是江門文人所,甚至開心用,哈哈大笑。

又瞥瞥四叔手中的木匣,“老四,打開打開,讓我瞧瞧你那是什麼”

四叔比彤叔年輕三歲,瘦人顯精神,看起來比彤叔小五歲往上,更接近“中年人”,還沒有開始“解放天性”呢,所以顯得有點嚴肅也許因爲兒子在身邊吧。

“謝謝小李的禮物啊。”四叔斯條慢理的打開木匣,露出一本古籍。

這件禮物讓他一愣神,香江許多人都知道,四叔小學沒畢業就去家中店鋪“洗錢”而且,香江送禮很少送“書”,這玩意犯忌諱。

也不知李承怎麼想的,氣氛略顯怪異。

四叔擡頭笑笑,“阿承,這件禮物,你是不是也有說道”

“梁園梁九圖,四叔您聽說過吧,這是梁老先生的十二齋詩集光緒本。”李承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梁園是粵省四大名園之一,福草先生本人就是順德人,是彤叔和四叔的“鄉輩”,他們怎麼可能不知道

“哎呀,你小子給我找的東西可沒這麼用心吶。陳子褒先生可是江門人,給老四找的纔是我們正宗順德人老四,我倆換換”彤叔插科打諢,怕“送書”引起四叔反感,拍着腿,故意說道。

“彤叔,這本書還是更合適四叔的。”李承點點頭,笑着辯解道。

“哦,這裏還有什麼說道”四叔翻翻這本薄薄的古籍,開口問道。

“福草先生十歲作詩,被譽爲順德神童。四叔十歲做賬房把頭記賬,心算順德第一,也被譽爲神童。這份禮物,是不是更適合您呢”

李承這番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那點尷尬的氣氛,不翼而飛。

那位美女茶藝師看向李承的眼神,越來越亮靚仔見多了,可這麼知情識趣的靚仔,還真稀罕。

李加成站在旁邊一直沒說話,心底對李承的長袖善舞有些羨慕。作爲兒子,他才知道,自家老爺子的脾性有多倔,威爾斯能把自家老爺子哄得這麼高興,還真少見。

“這份禮物,我很滿意。謝謝你的用心”四叔拍拍這本古籍,重新裝入木匣,遞給李加成,順帶着囑咐道,“以後和阿承多接觸接觸看看你以前結交的,都是些什麼人”

四叔家的家規非常嚴苛,他的子女也不少,可在香江,從來沒有鬧出過緋聞。

兩位老爺子喜歡,李承心中大定。

算上師傅饒老,自己在香江找了三座“靠山”,在港島,基本上沒有他們三人聯合起來擺不平的事情。當然,需要三人出面的麻煩,李承自己也不會招惹。

“阿承,你皮箱中那是什麼我怎麼看着像頭冠”

剛纔拿禮物,箱子一直開着,大家喝了兩杯茶,又食些點心,彤叔終於發覺李承皮箱中還有其它物件,擡頭問道。

李承撓撓頭,“我偶然得到的一定明代鳳冠,只是這東西有些損傷。彤叔您是珠寶方面的大師,所以,我就趁着這機會想要您幫忙看看,能否修得”

“你這小子,給我送禮還帶着套呢”彤叔哈哈一樂,手指點點。

“明代的江南鳳冠快拿出來看看”接受李承禮物後,四叔明顯話多起來。

李承小心翼翼地將綢布包裹好的殘損鳳冠取出來,擺在桌上。

在珠寶首飾方面,彤叔是絕對的大拿。他掀開綢布,看了一眼就驚歎一聲,“咦,九曲鳳冠,這是大戶人家的東西啊。”

九曲鳳冠這名詞李承還是第一次聽說。

珠寶行當與古玩中的玉器、珠寶等雜項,有很大重疊,但研究方向不同。

古玩古董中的珠寶,更偏向於質,偏向於文化研究,而珠寶行當更偏向於勢,也就是偏向於造型、花色、工藝等。

譬如眼前這頂鳳冠,古董古玩行,學名統一叫“珠冠”,而珠寶行則按照工藝,分出很多類別的小名稱,眼前這頂鳳冠,彤叔稱呼它爲“九曲鳳冠”。

九曲,就是工藝,只是李承不明白。

“彤叔,您給說說”能遇到彤叔這位“珠寶界的大拿”,李承自然而然要學習。

彤叔興致挺高,單手托起被壓扁的鳳冠,嘖嘖稱歎,先是指指鳳冠的雙耳轡,也就是鳳冠兩側向外支撐起來的部分。

“鳳冠霞帔,是古時候女子一生至高的榮耀,所以,有條件的家庭,都會爲女兒出嫁,置辦十里紅妝、鳳冠霞帔。”

“女子出嫁的鳳冠,畢竟只是仿皇后貴妃的鳳冠,爲了避諱,是不可能出現真正的龍型,可是,珠冠上只有鳳凰等屬陰性的象徵物,陰陽難以協調,因此,工匠別出心裁,以銀絲扭曲成龍狀,寓意爲龍,對外成爲曲,三扭爲三曲,九紐爲九曲。”

呃,李承明白過來,這九曲,即是工藝名稱,又是“龍”的代指。

看彤叔所指的鳳冠雙耳轡,還真是,兩邊各有九條銀絲扭曲,然後並稱“扳”狀,高高支起,其上嵌滿珠玉。其形態,與鳳冠前端的鳳首,遙遙呼應。

“你小子知道女子結婚戴鳳冠,怎麼來的嗎”彤叔今天興致非常不錯,越聊越嗨,竟然開始出題考覈。

“彤叔您就別賣關子了”對這問題,李承心底有譜,只是這會老爺子想要顯擺,他很自然的配合地“請教”。

這算是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擄走了帝王公孫。

宋徽宗的兒子康王趙構倉皇逃出,直奔江南。到了西店境內的前金村時,忽見路邊有座破廟,廟前曬場的谷籮上坐着一位姑娘。

姑娘見康王逃來,急中生智,叫他藏到谷籮裏,自己仍若無其事地坐在谷籮上面。

當金兵追到問姑娘是否有人路過這裏時,她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說,他們向南邊逃去了。金兵信以爲真,便向南邊猛追而去。

康王躲過了這場殺身之禍,他千恩萬謝,對面前這機智的小女子也十分喜愛,便將身上帶着的一方紅帕贈給了她,告訴了她自己的身份,並說:“明年的今日定來娶你。到時你只須在嶺上揮動紅帕,我便可認得你。”

康王在臨安登基,成了南宋的高宗皇帝后,如約前去迎娶姑娘。

不料姑娘留戀民間自由自在的生活,又捨不得拋下父老鄉親,不願進宮。但是又怕皇命難違,便準備了許多的紅帕,叫各方姐妹是日都揮動着紅帕。

高宗無法辨認,只得作罷,但爲了報答救命之恩,宋高宗還是下了一道聖旨:“江浙女子盡封王”

這可讓隨行的禮儀官發了愁,對皇帝說:“這都封王怎麼得了”

高宗想了想道:“這有何難讓她們出嫁時都穿鳳冠戴,着霞帔不就成了”

從此姑娘們當新娘子時都戴鳳冠,披霞帔,穿上大紅袍,大紅裙,同時也沒有忘記將康王贈送的紅方巾往臉上一遮。

這一習俗代代相襲直到如今。

彤叔說的是民間傳說,禁不住歷史考證的。

其實,中國古代女子出嫁着霞帔,始於唐朝唐朝推崇道教,當時的有名的道士多以“霞帔”作爲法衣。其中最爲有名的女道士,當屬武則天的孫女、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

有玉真公主開風氣之先,後來,玄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幾乎每代帝王都有女兒成爲女道士。這些皇室女道士,着霞帔,成爲一時風潮。

更爲有意思的是,這些皇室後裔女道士,隨時都可以結婚,且她們結婚時,着裝依舊是這套“霞帔道袍”,又因爲這些結婚女道士身份尊貴,可佩戴“鳳冠”。

後來慢慢的演化成“女子鳳冠霞帔”。

這是有史記載的,與彤叔的民間傳說,有着本質區別。

當然,李承是不會戳穿的。

“彤叔,這鳳冠,能修好麼”李承最關心的是這個。

老爺子託着鳳冠轉動手腕,將受損幾處看看,思考幾分鐘後,對李承點點頭,“周福有兩位老師傅,他們出手的話,有八成把握能復原。你要不要試試”

當然要試八成,已經很高的成功率喔

“阿承,這件鳳冠,修好後,轉給我行麼算我欠你一個人情,怎樣”

李承還沒開心一分鐘,旁邊,四叔忽然開口道。

暈四叔,您年紀一大把,買這鳳冠還想啥呢李承差點脫口而出。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跡 目錄 編輯本章 報錯

隨機推薦: 開局打臉榜一大哥沖喜王妃訓夫記魔石之封存的國都蘇檀兒寧毅帶着記憶寵你文娛:唱歌沒有技巧,全是感情夏凝易雲睿全文免費閱讀白衣腰繫劍裁命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