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冬日小說網>異國獵寶檔案>第258章 狡辯得手
閱讀設置

設置X

第258章 狡辯得手

中國古玩行當,繞不開一個名詞:清宮造辦處

造辦處出品,必屬精品

集中了國家最優秀的藝術和技術人員,這裏的工匠創造了當時中國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平,無數國寶級的工藝品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提到清宮造辦處,有一個姓名不該忘記,儘管他是個不全之人,儘管有非議說他貪財貪權,可他是清宮造辦處的總籌辦,他就是康熙朝大太監:粱九功

清代立國,爲規避封王制度帶來權力分散的敝端,將王公貝勒大部集中在京城,這就形成了一個龐大而集中的皇室系統。

當皇室、王族、官宦集團的規模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原有的造辦體系,無論從質量、規模還是發展等方面就都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所以,康熙十八年,內務府成立專門的造辦處,位於紫禁城的養心殿,督造宮內各色用品,其時,規模尚小,只能算是初形。

到康熙三十年,王公大臣數量也急劇增加,同時宮中用品激增,康熙不得不下令,廣招能工巧匠,擴充造辦處。將隆宗門西慈寧宮的茶飯房改建爲造辦處一處,後又增加白虎殿後房百楹爲造辦處的工作房二處,

負責這項工作的,就是內務府大太監,粱九功

粱九功其人,就是康熙王朝中的“李德全”,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三德子”

此人在清宮史稿中,露面次數甚多,不僅負責擴充原本簡陋的造辦處,還負責“篩選民間工藝入皇宮”的全面工作,也就是說,他手握批示“貢品”的大權。

在他手中,造辦處從最早的“七類”檔口,擴充至“三十八”作類別,儘管還沒有達到後來的四十九作乾隆朝再次擴充,可已然解決當時朝廷貢用不足的大難題。

那麼,問題又來了。

既然是造辦處的匏器,爲何會出現“九功貢制”這種私款它的留款應該是康熙某某年制的官款吖

別急剛纔提到,粱九功還負責“篩選民間工藝入造辦處”的全面工作,他畢竟只是負責,最終能否進入造辦處,還得康熙落筆決定。

康熙不可能有時間一件件的去了解民間工藝,他選擇的是看成品。

也就是粱九功會將各種工藝器型做好了,然後拿給康熙彙報,主子爺,您老給看看,這些都是我選的手藝成品,能不能入得您老法眼

也就是說,眼前這件匏器,是粱九功準備獻給康熙的“御賞品”。

那最後成功了麼這不廢話嘛,造辦處可是有專門的匏器製作處。

李承很快想明白前因後果,對自己鑑定出現的偏差,也只能暗自慚愧匏器的目測斷代,實在是過手的機會太少。

拿着這件不足一百克的方形葫蘆筆筒,李承擡頭,攤主正在幾步外笑眯眯地看着他。

這老頭子究竟懂不懂“九功貢制”的含義知不知道這件匏器的價值

如果說對方知道粱九功知道價值,又怎會擺放的如此不顯眼上面還插着一柄不值錢的侍女扇如果說不知道價值他畢竟經營東瀛瓢簞,會不研究中國匏器況且,他去世的父親也不知道

李承一時間心底沒譜,只得裝糊塗試試,“這也是葫蘆做的”

“確實是葫蘆製品,康熙年間,粱九功所監製,好東西呢。”

一句話將李承撿漏的想法澆滅人家清楚着呢

“這麼說算是個文物哦”李承只得繼續裝糊塗,拿着筆筒左看右看,似乎很好奇,“葫蘆還有方形的挺稀奇呢,多少錢”

攤主老者呵呵一笑,又搖搖頭,隨即報了個價格,“一百五十萬,日元。”

其實就在剛纔,他還以爲李承是個行家,因爲看東西的手法給人的感覺很穩,不像一位外行人,可聽完對方的言語,又看看年齡,覺得自己想太多這麼年輕會是個行家裏手

“一件葫蘆賣這麼貴”李承發出一聲驚歎,三分真七分假。

匏器畢竟是葫蘆器,與珠寶玉器不同,它的價值純粹在工藝上,一萬美元出頭,價格真心不便宜。

不過,也沒他那誇張的驚歎所顯示的那麼貴,這不過是爲了還價作的鋪墊。

“能便宜點麼”李承似乎有些不捨,但依舊將這件匏器放在竹根底託上。

“這是一件宮廷器,便宜不了。”攤主搖搖頭,伸手將這件匏器挪正,依舊放在剛纔的位置上。

這話有破綻,李承有了還價的由頭,撓撓頭,故作不解,“我聽說過,御製用品的款兒不是康熙某某年制嗎你的這件葫蘆筆筒,可是人名款呢。”

嗯攤主老者一愣,這件東西入手五十多年,過目的人不少,都說是清廷御貢,可還真沒人提到過,爲啥用的是人名款

時鐘勉是四國島愛媛縣人,他生於津門,一直到十七歲才被父親送回國內讀書。

小時候他生活在津門估衣街一帶解放前津門最大的古玩市場,對津門的葫蘆器非常癡迷。八十年代退休後,他開始撿拾起童年的愛好,自己種植葫蘆,結合東瀛葫蘆制藝開始製作匏器。還別說,這兩年還真的被他玩得風生水起,本人還是四國島愛瓢會會長。

受過父親的影響,對中華古玩有些瞭解,但是要說他究竟有多懂,只能呵呵。

今天被這年輕人一問,一時間還真的答不上來,他皺着眉頭,搓搓手,“也許也許當時的匏器,就是這種留款吧。”

“這不對吧。”李承搖頭否定他的說法,此時他有點後悔,爲啥要裝外行

裝外行,在某些賣家面前適用,但在守規矩的賣主面前,裝外行作用不大內行可以揪着某一毛病有理有據的還價,如果他認爲你是外行,極有可能認爲你是無禮取鬧。

眼前這位,應該還算守規矩。

現在,自己既要扮外行,還得讓他感覺說得有道理,純粹給自己找麻煩。

“宮廷的東西,怎麼會沒有御製款呢老先生,您自己想想,這種款,皇帝能拿出去賞賜給大臣或者親信嗎不可能啊。”

“您可能說,這是太監貢獻給皇上,讓皇帝把玩的物件”

李承自己設問,還真的問到時鐘勉的心坎上,他不由自主地接話問道,“有可能啊。”

李承故作不屑,指指這件葫蘆筆筒,“康熙一生勤勉,滅鰲拜,平三藩、征討葛爾丹,收復臺島,他哪有時間玩這種匏器”

這就是偷換概念

李承從他剛纔一句話中,隱約感覺這老先生雖然清楚這件匏器的來歷,可對中華文物及歷史,還不是很熟悉,故意混淆概念,賭一把他不知道康熙對葫蘆器的喜愛。

其實,康熙還真喜歡葫蘆器。

確定匏器進入造辦處之後,康熙立即在下一道旨意,在瀛臺豐澤園,開種葫蘆同時,還安排專人管理,設計套模用具,進行藝術加工並責令粱九功親自負責這件事

這些,都是清廷內史稿,有明確記載的。

“那你說說,這件東西是怎麼回事”時鐘勉還真的被李承挑起疑惑,禁不住反問道。

“我說嘛”李承摸着下巴,故作沉思,許久,纔開口說道,“這件葫蘆器,與大太監粱九功有關,這隻怕不假,不過它肯定不是宮廷御製的東西很可能是粱九功安排人從民間搜上來的,想要上貢給康熙的,但最後康熙究竟用沒用,就不清楚了。”

李承的說法,看似和前面他鑑定結果差不多,事實上有相當大的差距。

他否認了清廷造辦處御製,將官制身份扒掉,以民制身份出現,其價格將大大下降。事實真相呢九功貢制,就是朝廷御製,這在造辦處獨一份。

“老先生,不知道您是否認可我的猜測”說完後,李承還故作瀟灑的聳聳肩,似乎有些得意自己的聰明。

時鐘勉笑着搖搖頭,對李承想還價的心理,洞若觀火。

只不過,對方儘管是推測,其實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他想想後,開口道,“無論是御製還是民制,它的工藝水平都是頂級的。我只能給你讓十萬。”

一百四十萬日元

有效果啊,李承的心理價位是壓到一萬美元以下,也就是一百一十五萬日元以下。

“您說的有道理,如果不是工藝不錯,我也不會看上的。”

話還未完,李承同樣搖頭,“不過,既然不是御製,那我肯定不能按照御製的價格購買。”

“老先生,八十萬,我帶走,怎麼樣”

他的報價算是原價砍一半,如果沒有剛纔那條理由,絕對會被哄的。

“不賣”老頭子不想理會對方,回到座位上準備繼續編織葫蘆腰帶。

這麼固執李承有些傻眼,連忙大幅度提價,“一百萬,再多,我就得考慮放棄。”

老者擡頭看看他,說道,“因爲你是中國人,我少年時在中國生活過十多年,所以一百二十萬,你拿走吧。”

在中國生活十多年吶,難怪他剛纔能從自己的問話中聽出中國味,合着還是一位中日友好人士呢。

又聊幾句,最終價格,一百一十萬日元,在李承底線價格之下。

還未開支票,旁邊的小結衣搖搖李承的胳膊示意。

不遠處,內藤淳一這傢伙,正與幾位茶客一道,說說笑笑地朝這邊走來。

暈這傢伙屬臭蟲的怎麼哪兒都能遇見他

李承連忙出具一張現金支票,讓勝元和對方去銀行匯兌,自己還沒來得及將這件康熙粱九功監製的四方葫蘆筆筒收起來,就聽見有人對這邊喊道,“李生原來你在這裏吖剛纔您走得匆忙,沒來得及交流,這下好了,有個問題想向您請教,還請不吝賜教”

誰願意賜教你

李承隱蔽地翻翻白眼,手忙腳亂的將這件匏器,塞進手袋中。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跡 目錄 編輯本章 報錯

隨機推薦: 我在美漫當維度魔神古怪丫頭穿越記鑽石王牌之簽到稻實王者撿個校花做老婆羅峯君憐夢替身逆襲之打倒白月光從龍珠開始戰鬥加點玄幻:開局成爲天庭之主八陣傳說最強都市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