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冬日小說網>異國獵寶檔案>第377章 戰國銅鼓
閱讀設置

設置X

第377章 戰國銅鼓

趙帆似乎沒注意到兩丈遠的談話,捏着菸捲明滅中問道,“套娃不是蘇盟的麼怎麼東瀛也有”

他的聲音很大,傳出去,法梧樹下的人影,立即停止談話。

李承沒法往下聽了,只得就着他的話語說到:“套娃究竟起源於什麼地方,沒有定論。大多數風俗學家認爲,蘇盟套娃,源於東瀛。”

李承說的,也算是一樁歷史謎案吧。

新世紀後,俄組織爲套娃申請非遺時,東瀛人跳出來反對,認爲蘇盟的套娃,是十九世紀俄籍畫家馬留丁取材於東瀛的七福神套娃,並列出厚厚一沓資料,顯示從十四世紀鎌倉時代末,東瀛就已經有七福神套娃的原始版本出現。

俄組織根本就搭理這一話題,依然我行我素,只有一名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輕描淡寫的說道:“我俄的套娃,創意取材於復活節彩蛋,與東瀛神馬的,毛關係都沒有。”

一句話,將東瀛人懟得半死。

這麼說一點毛病沒有復活節彩蛋也是套裝結構,繪製精美的蛋殼層,內置精美小禮物及蛋黃層,蛋黃同樣是小盒子,裏面盛放的是最珍貴的禮品。

兩者的結構創意,一毛一樣,而復活節彩蛋是典型西方工藝品十三世紀文藝復興所興起的蛋殼藝術的璀璨結晶。

與你東瀛人,還有關係麼

最終,俄人拿走了套娃的非遺。

說實話,李承心底還是認同套娃取材於東瀛的說法的。

套娃的創意來源,也許和復活節彩蛋有些相似,但兩者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完全不一樣。

復活節彩蛋,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承載着耶穌復生的厚重的宗教文化,而套娃,則是典型的人文文化母子的孕育文化。

母子文化,是東瀛孤島文化中的很核心單元強調多繁育後代,以應付天災、戰爭等對人口所造成的大量損失。

文化基因的不同,註定俄羅斯根本不可能產生這種工藝品。

那麼,俄羅斯套娃爲什麼又會發揚光大且世界聞名呢這與蘇盟成立之後,爲抵禦西方侵略所提倡的“多生多育”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關係套娃明顯是多生多育的象徵。

好吧,扯遠了。

法梧樹下的那三人聽到李承與趙帆的談話後,靜靜的站了會,也許是在揣度李承兩人有沒有聽到他們一行人的談話吧,見李承倆人似乎沒什麼異動,便挪動腳步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趙帆很快掐滅菸頭,放在腳下碾了碾,起身,看了眼李承。

他是做什麼工作起家的剛纔聽到黑影中幾個人的談話,就覺察到不對,又見李承“冒失”的偷聽,最近幾年,國內黑市作假的那幫人,猖狂地很,趙帆自然不希望這幫人盯上李承,於是故意扯起話頭,打斷李承的“招禍”行爲。

李承自己還不知道呢,趙帆也不打算解釋。

回到主路,李承很自然的再度來到售賣套娃的包袱鋪這裏爲什麼東瀛明治時期的工藝品會流落到羊城黑市

可惜的是,包袱鋪上,一水的舊貨,什麼教科書、獎狀、廢舊的筆記本,還有新農村老式鋼筆,根本查不到線索。

看樣子,很像將某位孩子書房裏的廢舊東西,被攤主打包收購,擺出來處理的。那套七福神套娃,應該是大人送給孩子的禮物。

李承翻了一遍,沒什麼收穫,有點失望。

以他的猜測,很可能是清末民初留學東瀛有很大關係。當時雖然清日發生過幾次戰爭,可民間交流還是很活躍的,赴日留學是僅次於赴美留學的熱潮之一後期甚至要比赴美留學更熱門。羊城周邊素來富裕,有錢的學生帶回來這麼一套明治“玩具”,還是有可能的。

另一猜測,那就是生意往來。

七福神畢竟是“財運之神”,也許,某位羊城周邊的商家,負責東瀛商貿,他自然要祈求東瀛的財神爺幫助嘛。於是,購置了這麼一套七福神。

猜測始終是虛的,找不到這套貨品的原主人,這套七福神的市場價值就會有所欠缺古董行叫來歷不明。

吳偉回來了,三人繼續向前。

此時已經過四點,天邊露出魚肚白,很多攤位將油燈熄滅。至於說看貨,對不起,自己拿手電筒找。

又走了幾家攤位,李承的目光落在眼前的包袱鋪上。

這是一個“銅件”包袱鋪。

在正規的考古學教材中,銅器綱中,又分爲九屬:鼎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量器、銅鏡、銅雜器也就是銅件。

銅件就是銅器雜件,譬如燈、爐、梳、笄、銅錢、杖首、薰爐、線盒、帶鉤、金銚、薰器、濾鬥、建築飾件等。這類器物主要出現在戰國以後,與青銅器功能發生變化有關。

當然,做古董生意的肯定不會嚴格執行教科書標準,這家包袱鋪中,就夾雜有幾塊破舊的銅鏡、破損的銅戈,還有兩柄看似完整的銅劍,倒是沒有看見銅鼎等犯忌諱的青銅大件。

鋪面很大,是李承一路逛來最大的鋪面,兩牀被單相連,上面擺滿了各色零碎。攤子大,貨品多,挑揀貨物的人也就多,所以看攤的人也多,足有四個。

空氣中,彌散着一股銅臭味,那是銅綠的味道,看來還是點真貨的。

攤位前,有幾人在翻看那堆佈滿銅綠的銅錢,還有人在把玩着破損的青銅兵器,將正面擠得滿滿當當,李承幾人只得往側面去。

側面的位置自然沒有正面好,他面前擺放着一尊圈足象鼻香爐兩側爐耳象鼻造型,這是香爐中的經典造型。

整個器型,口徑與足徑等同,約十二公分,高八公分,兩側象鼻最相距二十公分,腹外徑在十五公分左右,頗爲雅緻,手電筒光線照射上去,透着一股幽幽的冷光。

咦真傢伙呢。

李承讓趙帆打手電,自己上手。

左手託爐底,感覺微微內凹,重量在一點五公斤左右,份量對。

右手沿着爐壁走一圈,有些潤,手感還可以。手電筒光照後,折射線中帶有一絲絲紫色,這算是紫銅爐。爐膛內部無明顯的凹凸,也沒有沙眼,有香灰積垢。兩側象鼻根部雕刻象眼,鼻尖微微上翹,這是清後期民間香爐造型求雅緻而不求肅穆。

再翻過爐身,底部內凹,刻“大明宣德年制”。這款號當不得真宣德朝之後所鑄香爐,勿論民間還是官府,一半都留這種款。

這是一尊嘉慶、道光朝的民鑄香火爐。

“請個價。”李承擡頭對這邊的看攤人問道。

香江人信佛的很多,這種家供香爐還是很受歡迎的,如果價格不貴,倒是可以帶回去。

那人做不了主,和坐鎮最裏面的那位戴帽子攤主嘀咕幾句後回來,對李承比劃個手勢。

夜色深沉,李承自然不會理會這種有着無數種解讀方案的報價,裝作沒見清楚,直接問道,“看不清,你明說吧。”

“八百”那人張口說道,帶有點中原味道。

李承一怔,這聲音,有些耳熟啊,一時間沒想起來在哪兒聽過。

這價格帶回香江,利潤還可以,但李承依舊還了一嘴,“五百,我帶走。”

那人又轉身和同伴商量後,再次說道,“中”

這個極具中原特色的詞彙,讓李承終於想起在哪兒聽過這聲音了十多分鐘之前,法梧樹下,就是這傢伙。

李承不動聲色的付錢交貨剛纔,自己可是和趙帆高談闊論一番套娃的來源呢,自己能聽出他們的口音,他們未必就不能聽出自己的。

“老闆,不多看看”見李承轉身其實是把銅爐交給吳偉,那人竟然主動招呼了,這在黑市很少見的。

結合他聲音較爲年輕,李承瞬間爲這名看攤人,貼好“新手”標籤。

李承順勢低聲問道,“有沒有什麼好貨推薦一下”

“這裏不都是麼”那人又說道。

李承呵呵一聲,沒再說話。面前確實有不少東西,可是其中幾件真品都是殘件,應該來自某一件青銅車馬上的配件,自家開店又不是博物館,要這東西有啥用至於其它幾件一股子酸臭味,不提也罷。

“四子,別亂說話。”那位攤主年歲要大些,不知道是不是“四子”在法梧樹下所說的“大哥”剛纔他沒開口,李承並不清楚所謂大哥是誰

“把這件東西,給那小哥看看。”

他從被當作座凳的木箱中翻出一件東西,遞給“四子”,很快轉到李承手中。

一上手,李承輕咦了一聲。

這東西的造型,與剛纔的銅爐有幾分相似,單面,束腰,另一面爲空,如果翻過來,還真的像爐子,其實它是一面青銅鼓

銅鼓是古老的一種打擊樂器,也是不同民族作爲權利、財富象徵以及宗教活動的聖物。由鼓面、鼓胸、鼓腰、鼓足以及鼓耳組成,

這面青銅鼓,鼓面直徑二十公分,鼓腰收緊呈束,三隻鼓耳橫跨鼓腰,底部爲圈足撇口,整器高度接近二十公分,底部足徑約十五六公分,整體形象像一個倒置的香爐。

鼓面爲一圈圈佔紋,形成同心圓,圓心位置則是二足金烏圖。

鼓身鑄大量紋飾,鼓頸部左側爲“操舟圖”,月牙般的木舟中,兩人操舟,一人捕魚,;右側爲“野列圖”,兩三人手持弓箭,戈矛,正與一頭猛虎搏鬥。

鼓裙部束腰以下,圈足以上部位四幅嘉禾圖:“雙人播種”“野火開荒”“豐收祭祀”“鹿哺子”。

畫面非常生動,生動得如同贗品一般。

可是李承怎麼看怎麼都像真傢伙

戰國西北方國家的祭祀銅鼓失蠟工藝鑄造的精品好貨

這玩意,妥妥的國家一級文物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跡 目錄 編輯本章 報錯

隨機推薦: 無敵神醫李東周雪全能基地我的檔案可以很厚繼承者的大牌祕妻網遊之收集大師官網天下恐婚老婆,超難追!謝少,夫人又把你拉黑了!雲舒謝閔行史上最牛贅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