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冬日小說網>異國獵寶檔案>第637章 冤家路窄
閱讀設置

設置X

第637章 冤家路窄

“南饒北季”這一稱呼不知道哪一年喊出來的,饒老從來不承認。與之相同,季老也不承認這種說法,他甚至連“國學大師”的稱呼都不願意揹負。

“我一個搞印地語梵語吐火羅語研究的,哪門子國學大師”季老爺子親口吐槽。

季老與饒老相識,始於梵語,1979年,季老前往港中大講學,講述梵語發展和湮滅,與饒老相識。兩位學者,算是志趣相投,此後幾十年聯繫緊密,饒老幾次北大講課,都是季老相邀。

李承想多了,季老的傳承不需要他來承擔。

季老的弟子衆多,任遠、段晴、王邦維、葛維鈞、錢文忠、辛島靜志日籍、李南、高鴻、劉波,最次的是錢文忠教授,碩士學位畢業。

這個最次,是指學歷,而非能力和研究成果,莫要多想。

季老的身體也不算好,自從九二年女兒去世,九四年老妻彭德華故去,九五年與兒子決裂,他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

李承在朗潤園陪着老爺子擼貓擼了一上午,這隻貓就是著名的“咪咪二世”,小傢伙雙眼異色,很是可愛,難怪能,被老先生寫進散文的知名寵物。

長輩朋友,終究與同門叔伯還是有區別的。

老先生更多的聊些和饒老交往中的舊事,對李承的學問,不算是很關心。

不像昨天見面的田老,拐着彎的考較李承歐美文學水準田老與司徒雷登關係很近,早期的希臘文,就是和司徒學的,算是學生進一步,弟子未滿的那種。饒老同樣與司徒雷登關係密切,五十年代饒老前往美國留學就是司徒做的擔保人。

如果拋卻正治立場,單就教育來看,司徒雷登對中國教育的貢獻不小,起碼,燕京大學造就無數英才,扛鼎三四十年代。當然,他任職美國大使之後,那就另說。

當然,季老也提到一些自己做學問的經驗,譬如論文,強調一個“新”字,沒有新見解,就不必寫文章。見解不論大小,唯新是圖。論文題目不怕小,就怕不新。

這一點與饒師的要求很相似,饒老每每聽到李承提到一些新的觀點,都鼓勵他將其形成文章,不論觀點大小,只要新穎合理。

學問,是一點點做出來的。

此行國內,李承一共寫了六篇三千字左右的論文,等全程走完,會形成小集,再加上秦國九遷這篇題材更大的論文,差不多能出一本考古雜論,算是他第一本“著作”此前那篇香江教育固化的文章,只能算是非專業文章。

臨出門,季老也贈送了禮品,一本留德十年一本牛棚雜記,都是九十年代出版的他的散文作品集。

從北大出來,李承鬆了口氣,此行京城的任務算是基本完成,暫時還走不了四合院的交易簽字,還需要自己出面。

下午有空,去哪兒

身在西邊,自然要考慮西邊古玩市場。

去報國寺轉轉亦或者去月壇郵市

報國寺,京城三大古玩圈之一,規模不算大,但若論歷史悠久,報國寺書市數第一。

明代中後期,出生貧寒的進京趕考舉子,多在報國寺寄宿,因爲報國寺每天早晨爲住客免費供應素包子,可以省一頓飯錢。

舉子聚集,這裏自然也就形成文化之地,明末清初時,報國寺曾是京城最著名的書市。

後來隨着琉璃廠書市的興起,報國寺書市才漸而衰落,但它長時間形成的文化基因留了下來,逐漸形成了以經營書籍、郵票、錢幣等爲主的文化市場。

九十年代,古董古玩興起,可琉璃廠越來越“森嚴”,正式店面太多,沒了淘寶的樂趣,而潘家園又太雜,因此,很多知識分子,喜歡去報國寺逛逛。

它本身就是一處文物建築,去逛報國寺古玩市場還可以順便把報國寺參觀一下,不用花錢。

古玩市場就開在報國寺院內,基本上是地攤,有少數十來間用簡易材料搭成的亭子間,規模自然不如潘家園,但總也有兩三百檔。

此處沒有潘家園那麼興旺的人氣,看得出來逛的基本上是本地人,環境也要好點,因爲有大樹濃蔭、內院連廊,還有專題的錢幣、古籍、玉器等展館,觀賞性和淘寶的樂趣,二者兼得。

月壇郵市所在月壇公園,同樣位於西城區。

月壇郵市是中國郵幣歷史上的傳奇,號稱“中國第一郵市”。八八年成立,趕上中國第一波郵市上漲,那個人山人海的。九一年中國開始實施統計學,月壇郵市每天平均入場人數達到兩萬,每天的交易流水,超過三百多萬

在此之前,月壇就一小破公園,郵市開了後,開始收門票,八八年五角,九一年一塊二,九二年一塊五,九三年兩塊五,九四年三塊,九六年五塊

九六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天的人流量能超過五萬人,一張門票收五塊,黑了心,月壇公園收門票收得手軟,更別說裏面的郵幣交易了。

因爲交易量旺盛,月壇郵市在明年會搬遷到馬甸,恰好在搬遷後的半個月,九七年七月,中國郵市開始史無前例的大滑坡,再也沒有見過這麼旺的市場。

所以,在老一輩的郵幣收藏家的心目中,月壇郵市,就是一個神話

它已經成爲中國郵幣市場的輝煌印記,同樣值得去看看。

按路程來說,月壇公園在二環阜成門附近,更近,可是這大中午郵市攤位全是露天的,只怕傍晚人更多些,還是先去報國寺,等太陽落下去點,再來月壇公園。

吳偉開車,兩人直奔牛街,找家清真小館,牛肉餅,大盤雞,再來一盆辣乎乎的羊肉湯,爽氣

牛街是傳統的回民街,牛街禮拜寺是是京城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清真寺,這裏也是京城最大的少數民族居住區。

喫完飯,懶得開車,就停放在禮拜寺前廣場,反正報國寺就在二環路對面,過地下通道走個五十米即到,開車還得繞圈。

李承背上挎包,吳偉揹包稍微大一些,他的物品較多,兩人說笑着關車門離開。

此時,從禮拜寺走出一羣青袍白帽之人,當中兩位年歲六十左右的老者在談笑着,其他人跟在四周。應該是教民聚會,李承倆人都沒在意,從他們身邊走過。

不料,這羣人中有一位中年人,瞅見李承,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皺。

他的表情被另一位年輕人看見,“秦叔,你認識這倆”

這年輕人的一句話,引起正在說話的那位白眉老者主意,“阿東認識誰”

“乾爹,記得我跟您說過,郴州和我賭肉的那人麼就他。”那中年人朝李承方向擡擡下巴。

“哦”這位老者,就是西疆秦玉集團的秦振芳。

秦家原是漢人,立足回疆幾輩子,現已歸教,秦家幾代人都從事和田玉生意。

解放前就不用說了,即便是五六七年代,秦家也沒有放棄和田玉經營,只是和公家合營而已。八十年代初,更是壟斷和田玉收購站採購;八十年代中後期,政策放寬,開始參與和田玉開採;九十年代成立秦玉集團秦玉集團控制和田玉三成的供應量。

老先生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和田王”。

那位中年人,就是在郴州與李承賭和田的秦東明,年輕時就因爲看和田料看得很準,被秦振芳收爲義子,又因爲他在秦振芳兒輩中辨玉眼力第一,因此有“大王頭”的外號。

郴州賭玉,秦振芳是知道的。

能和自己最出色的義子辨玉,打成平手,剛剛離開的年輕人,頓時引起“和田王”的興趣。

“小夥子,說你呢,有空聊兩句。”見李承倆人快要出廣場,秦振芳揚起手臂,喊道。

吳偉警覺,馬上回頭,眼睛掃了掃,發現秦東明帶着白帽站在人羣中,忙用胳膊肘碰碰李承,低聲道,“李少,有人喊你。郴州和你賭和田玉的那傢伙,也在。”

李承回頭,身後十米遠站着七八個頭戴白帽的人,擁簇着兩位老者。

其中一位老者燕窩很深高鼻,回民長老,而開口喊自己的那位,相貌上看是漢人,很特別的是,他的眉毛雪白且密,和自己賭玉的那位,站在他身旁。

剛纔沒注意,這會李承有印象秦玉集團的秦振芳老爺子。

見李承停下,那位白眉老者招招手,“小夥咋,來來來。”

秦振芳這是要替乾兒子出頭應該不至於吧,上次自己和秦東明可是打平,沒有踩他呀。也正因如此,李承倒不怎麼怯場,微笑着走過去,和秦東明點點頭再問道,“老先生,有事”

“聽阿東說,小夥子,你的辨玉能力,闊以啊。”秦振芳的白眉抖了抖,“叫什麼跟哪位老師學的”

這口氣,完全一副長輩的模樣,同時也有點幫自己義子出氣的意思在他看來,敢於和秦東明賭玉,就是看不起秦玉集團

當然,他有擺長輩的資格辨玉水平高低,有一定天賦因素,但更多的還是靠多看多接觸。

在他看來李承如此年輕就有不錯的辨玉水平,一定是家中經營和田玉,額,只要家中經營和田玉的,他都能影響到,擺點長輩的譜,你又能咋地對方家中長輩聽說,那也只有高興的份。

李承眯眯眼,一笑,“您是秦玉集團的秦老”

這話更讓秦振芳確信,對方家中是經營玉器的,揣着手,滿意的笑笑,“就是我。小夥子,你家裏人告訴你的”

李承笑容中不自覺帶出一絲狡黠,“回秦老的話,我確實有位叔叔經營珠寶首飾,平時在他家倉庫閒逛,偶爾有幾位師傅指點。我的這位叔叔,您想必也聽說過。”

“哦令叔是哪位”

“香江金大福,鄭宇彤,我彤叔,您肯定聽過是不是”借勢這招,李承玩得挺溜,笑容很賊。

秦振芳一口氣差點憋過去

秦玉集團很火沒錯,可和傳統珠寶大亨金大福,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的。

更重要的是,兩家交集不多,對方以黃金飾品和翡翠珠寶爲主。秦家的和田玉,想要打開香江、南洋市場,還得人家幫忙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跡 目錄 編輯本章 報錯

隨機推薦: 鬥羅雷狼龍的改變悲劇之旅都市解怨人乘龍贅婿我在魔學院背論語簽到遮天百年成聖漫威巫師之我爸是鋼鐵俠神級武館重生農家子少女遊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