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冬日小說網>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383、導火索來了
閱讀設置

設置X

383、導火索來了

高校搖滾演唱會的意義不在於每首歌都要唱得有多好。

荊小強他們衡量的,更多是朗朗上口的旋律感和積極向上的歌詞內容。

畢竟唱得再好,估計跟荊小強比起來都差了十萬八千里。

也許恰恰是這種演唱技巧上的反差,讓現場大學生們充分意識到荊小強不斷強調的去感受,去嘗試,去觸摸音樂的目的!

每個人都可以嘗試用音樂來豐富自己的人生。

對的,1991年底,由北向南貫穿的首屆高校搖滾演唱會,之所以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記。

就是展現出了無數原生態的大學生搖滾樂隊真實模樣。

他們的青春,他們的迷茫,他們的振奮,他們的苦悶,他們的追求和夢想。

沒有半點包裝的痕跡。。

遇見唱破音,忘詞,緊張得手足無措出錯的時候,剛開始還有人喝倒彩,荊小強他們卻在臺上笑罵鼓勵。

這不就是大家的人生寫照麼,勇敢嘗試走進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但無比熱愛和願意付出汗水的領域。

剛開始不就是跌跌撞撞,出錯纔是常態麼。

老師、前輩是怎麼鼓勵引導的。

相比所有人,這些樂手歌手敢站到臺上已經需要莫大的勇氣,也是付出了多少排練跟學習纔有這個資格。

這演唱會與其說是表演給大家看,不如說是在給大學生們展現人生心態。

展現這些了不起的同齡人,敢於衝破平庸的姿態。

配得上一次次的掌聲對待。

荊小強時不時的拿着麥克風在旁白講解建議,硬生生的能把氣氛給扭轉過來。

到後面有人出錯,大家都是趕着奉獻掌聲鼓勵。

而荊小強、黑仔、陳丹尼他們穿插其間的表演,又保證有足夠的精彩看點。

持續三個小時的接力演唱,展現出大量創作風格繽紛多樣的搖滾、民謠歌曲。

估計也激發了好多大學生都想搞把吉他來學着彈唱的願望。

音樂是什麼?

是人們感情的語言。

是用來傳遞表達人心情感的藝術形式。

有些人過於拔高了這種藝術形式,畫地爲牢的禁錮成了極少數人能夠染指的奢侈品。

這樣就能彰顯他們的地位,才能帶來巨大利益。

可實際上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應該是爲人們的情緒服務。

人都是有情緒的。

是有喜怒哀樂各種思維活動的生物,不是冷冰冰的鋼鐵機器。

再怎麼宣揚螺絲釘精神,也好歹也要給點潤滑劑吧。

在時代的碾壓下,音樂、文學都是用來舒緩情緒的最佳方式。

荊小強普及的是這種藝術服務人生的態度。

就像他在鵬圳做的那樣。

可以想見,他會在大學生,這個時代最擁有思考能力的人羣中,形成多少擁躉。

他儘可能迴避音樂中被強行賦予的各種ZZ色彩,也在剝離那些無病呻吟、憤怒陰暗的情緒。

把極端的兩頭都給淡化,選擇最能迴歸音樂本質的部分。

這讓王峯站在臺邊一次次陷入沉思,然後又不停的在手邊曲譜上寫寫畫畫。

他這寫曲兒的能力也是沒誰了。

八點過,依依不捨的大學生們,纔在王峯帶領的《祖國》演唱中逐漸散去。

荊小強已經敲定,明天的演唱會,會繼續由全新的樂隊歌手們表演,然後最後第四天才由前三天涌現出來比較優秀,更能得到大學生們歡迎的樂隊、歌手重組表演。

這種三湊一的選拔模式,也會在未來的高校搖滾演唱會中延續。

算是一層層篩選出來作爲新專輯的主力備選。

這也算是種激勵機制。

在搖滾樂隊中形成良性競爭。

而這個選拔的決定權,就在他一個人手裏!

爲了迴避可能產生的各種爭論和弊端,荊小強用自己毋庸置疑的專業水準,直接說一不二了。

有時候過度的民主反而意味着啥都幹不成。

偏偏所有人對他又是絕無二話。

打心眼兒裏佩服。

無論是放着那麼多商業演出賺錢的機會不去,還是不遺餘力的推動演唱會、街頭傳唱、專輯發行上。

都值得信賴。

這就是公信力的凝結。

其實荊小強不過是想抓住培育這種高校音樂力量的機會罷了。

他太明白機會稍瞬即逝!

很多人都不知道,90年代初,是音響發燒的全盛時期。

CD的橫空出世,真正還原了什麼叫做原汁原味。

所有人都以爲從此以後人類世界都會對音樂更加享受。

卻沒想到這個開端,就是巔峯,後來就一次次的落花流水。

無論是VCD機的蓬勃發展,盜版碟的逐漸風行,互聯網時代的來臨,MP3的迅猛傳播力,視頻時代對音樂的全面碾壓。

一個個應接不暇的時代印記都會撞擊到非常羸弱的音樂市場。

如果不趕在這之前培養點什麼……

荊小強心裏是沒有目標的,他也不知道國內音樂會變成什麼樣,上輩子他本來就不是個音樂人。

算是盡心吧。

儘可能把美好的音樂弘揚起來。

在一片片真心實意的掌聲中,滿頭大汗的荊小強裹上防寒服下班。

下班他就不管正事了。

心頭正在尋思待會兒是給小白打電話,還是她在什麼地方等,儘量不給人看見,這特麼不會就是偶像包袱吧……

後臺運營導演就湊上來小聲:“有人一定要見您……”

這傢伙就是歌舞劇系的大四生,從《祖國》團隊跑龍套就開始參與,荊小強其實是朝着歐美那套後臺管理模式在培養。

哪怕是個免費的搖滾演唱會,也要有各部分的職權劃分和職務安排。

這都是在做培養準備,早日用上自己的人手,更是要破除這時候什麼都仰慕國外的跪舔心態。

荊小強第一反應也是啊,馮曉夏來了麼。

結果是一老外!

還是男的,滿臉大鬍子的那種糙爺們兒。

估計不是老外,都不會允許他靠近後臺的。

現在不美到慘絕人寰的那種大美女,誰都不認賬,跟着荊小強的人都牛皮哄哄了。

荊小強倒是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傢伙也就二十多歲,嬉皮士的一個變種,不修邊幅的歐美大學生很多這款,隨口就英語你丫誰啊?

誰知對方用港普:“我嘿樓肯輪啊,專門來找你……”

荊小強的粵語也是在跟着陳薇羽突飛猛進,樂了:“你不會英語?我不會說粵語。”

對方只好轉換回母語:“叫我盧崑崙,我是澳洲人,很喜歡中國文化,最近七八年都在HK做DJ,在瑞查那看到了你的電影,建議把我剛做的一首曲子放進去,你女朋友叫我來找你。”

荊小強暗道幸好周圍能聽懂這澳式英語的不多,低聲帶着往外走:“哪個女朋友?”

瑞查就是這次導演編輯團隊裏的一員,通過他聯繫上莫妮卡或者安寧,都可能。

盧崑崙果然露出男人都懂的鬼頭鬼腦表情:“電影裏的女主角,她說她是你太太……”

荊小強哈哈大笑:“什麼曲子,我聽聽看?”

老子抗擊英軍的電影,還要你什麼洋人的曲子嘛。

後臺就有不少樂器樂手,什麼曲譜都能吹拉彈唱的聽聽看。

盧崑崙卻從羽絨服裏摸出個隨身聽把耳機遞過來。

荊小強直接愣住,居然是那首著名到不能再著名的跑馬溜溜的山上……

嗯,就是《康定情歌》。

雪域高原邊上的民族情歌。

怪不得會被瑞查推薦。

被譽爲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之一,被NASA送進太空探測器播放。

某種意義上來說,八九十年代的歐美國家,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這首歌。

同時期我們國內向外推動的文化印記,也都是跟這類似的《茉莉花》、《梁祝》,還有武術……

全都是老氣橫秋的民族遺產。

可盧崑崙這首《康定情歌》居然充滿了讓荊小強無比熟悉的電子風!

所以曲風顯得特別雍容華麗!

好比用鋼琴、電子琴、吉他、琵琶、小提琴等等,任何一種樂器都能獨奏這些歌曲。

但一支交響樂團演奏出來,絕對氣勢磅礴得多。

不過又有誰平時都能隨時聚齊樂隊演奏呢,哪怕錄專輯,很多歌手都請不起標準的交響樂團。

所以搖滾樂隊四個人的常見規模,才這麼容易流行出圈。

這就是時代變革的更替。

不流行七八十個人的樂團爲權貴演奏了,現在更多是幾個年輕同好興趣相投的表達音樂感情。

可這從五六十年代崛起的新變革,在遇見電子樂之後又落後了。

從八十年代開始,單個的電子效果器、合成器開始誕生,剛開始還是純粹的硬件效果器,等到八十年代末個人電腦出現,電子程序開始被樂迷們搗鼓出來。

如雨後春筍般,各種軟件模擬各種樂器的音效層出不窮!

也就是用一個電子琴鍵盤,用彈奏鋼琴的方式,就能彈奏小提琴、吉他等等各種樂器,甚至乾脆連彈奏都省了,直接輸入曲譜就行!

有些好點的電子琴都自帶這些模擬功能。

但在專業人士手裏,用小提琴“彈”一遍,用貝斯“彈”一遍,鼓點,鋼琴,圓號,啥都能彈一遍。

錄下來,這就叫一條音軌。

在電腦裏面再把無數條音軌平行播放,那不就是一個人的交響樂團了?!

荊小強有種抓住時代脈搏的穿越感!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跡 目錄 編輯本章 報錯

隨機推薦: 那天,我的四個大佬哥哥從泥坑裏救出了我海賊王之天龍人最後殘仙最後一個喪樂手溫柔的敗類陸峯江曉燕魔幻遊戲之穿越時空成爲你鍾家田園日記一擊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