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冬日小說網>白話第一編年史>卷四 周紀四(3)
閱讀設置

設置X

卷四 周紀四(3)

歡迎你!</br>?燕惠王使人責讓樂毅,說:“先生不該對寡人多心,因爲與寡人有過節就捐棄燕國,先生爲自身打算也就算了,只是怎麼對得起先王對你的恩寵呢?”

樂毅回覆說:“當初闔閭聽伍子胥之說,吳國因之強大。夫差則不然,他不認爲子胥的意見是對的,因此賜給他毒酒,並將他的屍體沉之於江。吳王不能領悟子胥的計謀可以強大國家,所以纔會將他沉之於江。伍子胥因爲沒有預見到吳王會殺他,所以纔會到死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志,這纔是臣的上策。身受毀短誹謗,以至於殉身畢命,以墜先王之名,那是臣萬萬不敢的。臣聽說古代的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會因小節沾污自己的名聲,臣雖不才,也曾經受教於君子,希望君王明察。”

於是燕王復以樂毅之子樂間爲昌國君。而樂毅往來又與燕國相通。後來樂毅卒於趙國。號爲望諸君。

田單爲齊國的相國。有一次過淄水,見一老人過河時因爲受寒,走出水後走不動了,田單就將自己身上的皮衣脫下來給老人穿上了,齊王見了心裏就有點疑忌。說:“田單這樣以小恩小惠施於人,是要收買我的齊國嗎?”不早作打算,恐怕以後就會爲變。“四顧無人,見廊檐下坐着一個穿珠子的人,就把他叫過來問:”你聽到我說的話了嗎?“

那人說:”聽到了。“

齊王說:”你以爲怎麼樣?“

那人說:”大王不如將田單的善舉變成大王的善舉。大王先表彰田單的善舉,然後下令說,寡人擔心百姓飢餓,田單就將他們聚集起來,分給他們糧食。寡人擔心百姓寒冷,田單就解下身上的皮衣送給他,寡人憂勞百姓,田單也和寡人一樣憂形於色。田單有這樣的善舉,而大王嘉獎他,田單的善行也就是大王的善行了。”

齊王說:“有道理。”於是賜給田單牛酒。過了幾天,那位穿珠子的人再去見齊王。說:“大王上朝的時候,應該在庭院中揖讓他,並且親口慰勞他。”於是下令訪求民間飢寒者,賜給他們糧谷。然後使人到民間私訪,只聽百姓紛紛傳說:“原來田單愛護百姓,都是出於齊王的主意啊。”田單向齊王推薦貂勃,齊王重用他。齊王有幸臣九人,準備中傷安平君。相約去對齊王說:“燕國伐齊國的時候,楚王使將軍將萬人來幫助齊國。如今國家社稷已經安定,爲什麼不派使者去楚國致謝呢?”齊王說:“那麼誰可以勝任這個差事呢?”

九個人同聲說:“貂勃可以。”

貂勃出使楚國,楚王受禮而且熱情招待,以致貂勃數月不能返國。這九個人就相約去對齊王說:“以一個下臣而被萬乘之君熱情招待,還不是因爲他有大的勢力罩着?況且安平君與大王君臣無異,上下無別,看他的志向似乎將要爲不善之舉,他內撫百姓,外懷戎翟,禮重天下賢士,一定是將要有所爲。不信大王改日觀察一下看看。”

第二天,齊王說:“召丞相田單來。”

田單免冠赤足肉袒而進,退而請死罪。

又過了五日,齊王說:“先生無罪於寡人。只是希望先生盡你的人臣之禮,而寡人盡我的君王之禮罷了。”

貂勃從楚國回來,齊王賜予酒席。酒酣,齊王說:“召丞相田單來。”

貂勃避席稽首,說:“大王的賢能比得過周文王嗎?”

齊王說:“我不如他。”

貂勃說:“我早知道大王不如他。大王自比齊桓公如何?”

齊王說:“我不如他。”貂勃說:“我就知道你不如他。但是周文王得呂尚使他爲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使他爲仲父。如今大王得安平君,只是說田單,大王怎麼能說這樣的亡國之言呢。自從開天闢地以來,爲人臣而有功勞者,有誰能比得過安平君?大王不能守大王的社稷,燕人興師襲齊,大王逃到城陽的山中,安平君以區區即墨三裏之城,敝卒七千人,擒其司馬而奪回千里之齊。當時的情形,如果他要捨棄城陽的大王自立,天下恐怕沒有人能制止。然而他知道從道義上來講不能這麼做,故迎大王於城陽的山中,大王才得以返國。子臨百姓。如今國已定,民已安,大王卻說田單。小孩子也不會這麼做的。請大王趕快殺了這九個人,以謝安平君。不然,國家真的就危險了。”

於是齊王就殺了這九個人,並將他們的家逐出國都。又加封安平君夜邑萬戶。

田單將要攻打狄國。去見魯仲連。魯仲連說:“將軍攻狄,不會成功。”

田單說:“臣以即墨破亡餘卒,大破萬乘之燕,光復齊國。如今攻狄卻不能成功,怎麼可能?”說完上車不謝而去。遂起兵攻狄,三個月而不克。齊國的小兒歌謠說:“大冠若箕,修韌拄頤。攻狄不能下壘,枯骨成丘。”田單于是始有懼心,去問魯仲連說:”先生說田單不能攻下狄國,請你說說你的看法。“魯仲連說:”將軍當年在即墨,身先士卒,常對士卒說,社稷已經危亡,不努力戰鬥,將不知將來會魂歸何方。將軍與士卒都抱着必死的決心,士卒們聽到將軍勵志的語言,莫不揮泣奮詞而欲戰。這是破燕的原因。如今蔣軍東有夜邑,西有淄水上的娛樂。有生之樂而無必死之心,所以不能取勝。“

田單說:”我有主意了。請先生記住我說的話。“

第二天,勵志循城,親冒矢石,身先士卒,很快就將狄城攻下。

當初,齊涽王滅宋,欲除去孟嘗君,孟嘗君奔魏。魏昭王用爲相。與諸侯一道伐破齊國。涽王死,襄王復國,孟嘗君中立爲諸侯。無所屬。襄王新立,畏懼孟嘗君,和他聯合。孟嘗君卒,諸子爭立。齊魏連兵將薛滅掉。孟嘗君絕嗣。

三十七年。

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拔郢。焚燒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能再戰。往東北遷都於陳。秦以郢爲南郡。封白起爲武安君。

三十八年。

秦武安君平定巫。黔中,初置黔中郡。

魏昭王薨。子安釐王立。

三十九年。

秦武安君伐魏,拔兩城。楚王收東地兵,得十餘萬,復西取江南十五城。

魏安釐王封其弟無忌爲信陵君。

四十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國的暴鳶救魏。穰侯大破韓軍。斬首四萬級。暴鳶逃到開封。

魏國納八座城池求和。穰侯繼續伐魏,走芒卯,入北宅。魏國人割溫地求和。

四十一年。魏國再次與齊國合縱。

秦穰侯伐魏。拔四城。斬首四萬。

魯涽公薨。子頃公立。

四十二年。趙人魏人伐韓國的華陽。韓人告急於秦。秦王不救。韓相國對陳筮說:”事情緊急了。願先生雖病也一定要去秦國走一趟。“於是陳筮就到秦國去了。見到穰侯,穰侯說:”是不是事情緊急了才使先生來?“

陳筮說:”不緊急。“

穰侯發怒說:‘不急你來幹什麼?”

陳筮說:“韓國如果危機了就會改變主意而與他人聯合,因爲還未到危機的時候所以才使我來。”

穰侯說:“好吧,請讓我發兵吧。”

於是與武安君及客卿胡楊救韓。八天而至。敗魏軍於華陽城下。走芒卯,虜三將。斬首十三萬。武安君又與趙將賈偃作戰,沉其卒二萬人於河。

魏國的段乾子,請求割南陽給秦國求和。蘇代對魏王說:“想得官印的是段乾子,想得土地的是秦國。大王如果一味的遷就,使要地者有地,要官者有官,魏國的土地將盡了。以地事秦,就如同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魏王說:“是這個道理。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一切都來不及改變了。”

蘇代說:“只要大王從現在開始與東方諸侯聯合,同心抗秦,事情未必不可改變。”

但魏王不能用其言,於是以南陽與秦國講和。

韓釐王薨。子桓惠王立。

韓魏既服於秦,秦王將使韓魏與武安君伐楚。還未行而楚國的使者黃歇到。聽說了這件事,恐怕秦國乘勝一舉滅掉楚國。就上書說:“臣聽說物極必反,至高必危。如今大國的土地遍天下,這是有史以來所沒有的。先王三世不忘想法與齊國接壤,以敗從親。今日大王使盛槗在韓國做事,盛槗以其地入秦,這樣大王不用兵威而得百里之地,大王確實有才能。大王又舉兵攻魏,堵住大梁的門戶。一舉拿下河內之地,並拔燕國的酸棗,入邢。魏國的大兵雲集卻不敢輕舉妄動。大王的功勞也實在太多了。大王休甲息衆,兩年以後再次出兵,又破齊敗趙臣魏,大王的功勞已到了極限了。此時大王若能保功守威,先放下攻取之心,在既得的土地上廣行仁義,使這些地方永無後患,那麼三王之業,五伯之功,也無法與大王相比。大王若只是依仗人衆之多,兵革之強,想要以武力臣服天下之主,臣恐怕會有後患的。易上說,狐涉水,濡其尾。這是說開闢容易守成難。當初吳*越,從而伐齊,既勝齊人,歸而爲越王所擒。智氏信韓魏,從而伐趙。晉陽將下,韓魏反叛,智伯身死國滅。今大王只恨楚國不滅。但忘了滅了楚國,其實也強大了韓魏。臣以爲大王不該這麼做。今日大王相信韓魏,就如同吳*越,臣只怕韓魏卑辭除患,其實是將要欺大國啊。爲什麼這麼說呢?大王對於韓魏來說,沒有重世之德,只有累世之怨,韓魏兩國父子兄弟相繼死於秦國已有十世了,因此韓魏不亡,是秦國的社稷之憂。大王資助他,與他們一起攻楚,不也太過分了?況且攻楚該怎樣出兵?不是得借道於仇敵韓魏嗎?兵出之日,大王難道不怕他們兵反於後嗎?如果不借道,那就要攻隨水右壤,那裏可都是廣川大水,不毛之地。這樣大王就只有毀楚之名而無得地之實。而且大王攻楚之日,四國都將起兵響應大王。秦楚交戰,魏氏將出攻故宋之地,齊人南攻楚,泗上之地將歸齊。這些可都是平原四達肥沃之地。如此則天下之國,當屬齊魏最強了。臣爲大王計,不如善待楚國,與楚國聯合對付韓國。韓國一定會斂手而朝王,韓國臣服了,魏國就會膽寒,不得不拱手稱臣。”

秦王從黃歇之請,停止出兵。

黃歇歸楚,秦王就使人向楚國約親。看更多!威信公號:hhxs665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跡 目錄 編輯本章 報錯

隨機推薦: 郡主貌美又多金馬大犇和木言幾雲舞燼落不當煮夫鄭宇雲夢獵夢師林天塗山蘭蘭世外桃源之田園山居我在天牢養妖三百年推薦無cp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