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冬日小說網>白話第一編年史>卷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3)
閱讀設置

設置X

卷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3)

歡迎你!</br>?諫大夫渤海鮑宣上書說,竊見孝成皇帝時,外親持權,人人牽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賢人之路,濁亂天下,奢泰無度。窮困百姓。因此日食將有十次,彗星四起。危亡之徵,是陛下所親見。如今爲什麼反覆超過從前呢?今民有七亡,陰陽不和,水旱爲災,是一亡。縣官重責更賦租稅,是二亡。貪吏並公受取不已,是三亡。豪強大姓,蠡食無厭,是四亡。苛吏徭役,失農桑時,是五亡。部落鼓鳴,以爲盜賊,男女遮列而追,是六亡。盜賊劫掠,取民財物,是七亡。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毆殺,是一死。治獄深刻,是二死。冤陷無辜,是三死。盜賊橫發,是四死。冤仇相殘,是五死。歲惡飢餓,是六死。時氣疾疫,是七死。民有七亡而無一得,希望國家安寧實在太難。民有七死而無一生,希望刑措不用,實在太難。這難道不是公卿守相貪殘成化所致嗎?羣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祿,豈有肯將惻隱之心加於細民,從而幫助陛下教化天下的?他們的志向在於營私家,稱賓客,爲奸利而已。以苟容曲從爲賢,以拱默尸祿爲智。他們以爲如臣之類爲愚。陛下提拔臣處高位,實在是希望能夠對國家有毫毛之益。豈是徒使臣美食大官,獨處高位而無作爲的呢?天下,乃是皇天之天下,陛下上爲皇天子,下爲黎庶父母。爲天牧養元元之民。應該平等對待天下子民。與尸鳩之詩相符。今貧民菜食不厭,衣服破弊,父子夫婦,不能相保。實在令人鼻酸。陛下若不相救,將讓他們何處安身立命呢?爲什麼獨養外親及倖臣董賢,多賞賜及大萬數,使奴從賓客,漿酒棄肉。蒼頭廬兒,皆因之致富。這一切可並非天意。及汝昌侯傅商無功而封的事都是一樣。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是天下之官爵。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卻希望天悅民服,豈不是太難了?方陽侯孫寵,宜陵侯息夫躬,詭辯足以服衆,其強橫可以獨立,是奸人之中的雄長。他們惑亂世人尤爲厲害。應該尋找機會罷退他們。外親幼童未通經術者,應該令他們選擇師傅,學習經術。趕快召徵故大司馬傅喜總領外親。故大司空何武,師丹,故丞相孔光,故左將軍彭宣,他們的經學皆超過博士,而且他們的職位都經歷過三公。龔勝爲司直,郡國因爲他守正不阿,都謹慎選舉,因此對他可大加委用。陛下以前因爲小不忍黜退何武等人,海內失望。陛下能夠容忍那麼多沒有功德的人,難道就不能容忍何武等人的忠直嗎?治天下者當用天下之心爲心,不能夠自專快意而已。

鮑宣言語雖然刻切,但皇上因爲鮑宣是名儒優容之。並不怪罪。

匈奴單于上書,願意朝會五年。當時皇上身被重疾,有人說匈奴從上游來,是爲了厭勝人主,自黃龍竟寧時,只要單于朝會中國,就會有大的變故發生。皇上因此感到爲難。於是就向公卿詢問。大多數人也都以爲虛費府帑,可以暫且不要答應。匈奴使者辭去未發,黃門郎*上書進諫說:臣聽說六經談論治國,貴於未亂,兵家制勝之道,貴於未戰。兩者都很精妙。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今單于上書求朝,國家不許而推辭,臣愚以爲漢與匈奴從此就會有嫌隙了。匈奴本是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的蠻夷之邦。不能和他產生嫌隙那是必須的。臣不敢說遠的,就說說自秦以來的事實。以秦始皇之強,蒙恬之威,他雖然不敢窺西河,秦也只好築長城爲界以阻擋他。會漢初興,以高祖之威靈,三十萬衆困於平城。當時高祖手下能臣濟濟,最後所以脫困,也是用了見不得人的小計。高後時,匈奴悖慢,大臣也只好爲書順詞以答,然後才得以解困。及孝文時,匈奴侵暴北邊,候騎竟至雍甘泉,京師大震,發三將軍屯棘門,細柳,霸上,以備之。數月才罷軍。孝武即位,設馬邑之防,欲誘匈奴,徒費財勞師。一虜不可得見。何況單于之面?其後爲了江山社稷,規劃萬載長策,於是大興師數十萬,使衛青,霍去病操兵,前後十餘年,於是浮西河,絕大幕,破窴顏,襲王庭。窮極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以臨瀚海。虜明王貴人以百數。自此之後,匈奴震怖,益求和親,然而卻未肯稱臣。前世之人豈是爲了傾無量之費,役使無罪之人,在狼望山之北圖一時之快呢?他們以爲不一勞者不永逸,不暫費者不永寧。因此才使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口齒。雖如運府庫之財,填廬山之壑。並不後悔。至本始之初,匈奴有野心,欲劫略烏孫,侵犯公主。於是發五府之師十五萬騎,以攻擊他。當時鮮有所獲,徒奮揚威武。表明漢兵之威有若雷風而已。雖空行空返,尚誅兩將軍。因此北狄不服,中國就不能高枕安寢。後至元康神爵年間,大化神明,鴻恩溥洽,而匈奴內亂,五單于爭立,日逐,呼韓邪攜國歸死,匍匐稱臣。然而尚且以羈縻之計,並不以臣妾待之。自此之後,欲朝者不拒。不欲朝請者也不強求。爲什麼這樣呢?外國人天性忿鷙,形容魁健,負力怙氣,難以以善教化,卻易習惡行。其強難屈,其和難得。因此未服時勞師遠攻,傾國殫貨,伏屍流血。破堅拔敵,如此之難。既服之後,慰薦撫楯,交接賄遺,威儀俯仰,如此之備。往時大漢也曾屠大宛之城,蹈烏桓之壘。探姑繒之壁,籍蕩姐之場(蕩姐,羌種的分支),刈絕朝鮮之旃,拔兩越之旗。近不過旬月之役,遠不離二時之勞,就已經犁其庭,掃其閭,並設置郡縣,雲撤席捲,後無餘災。只有北狄與此不同。真正是中國的最強大的敵人。三垂比之懸絕,前世對此特別重視。不是簡單可以輕視的。今單于歸義,懷赤誠之心,欲離其王庭,陳見於前,這是上世的遺策,神靈所想望的事,國家雖費,但也是不得已的事。爲什麼竟以來厭勝的說辭拒絕他,使匈奴疏遠到無日之期?消往日之恩,開將來之隙。疑而隙之,使有恨心,負前言,緣往辭,歸怨於漢。因以自絕。終無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諭之不能。怎能不爲大憂呢?明者識於無形,聰者聽於無聲。誠能先於未然,即使兵革不用,而憂患不生。不然,一有嫌隙之後,雖有智者勞神費力,也不如未出現嫌隙時爲好。且往日圖西域,制車師,置城郭都護三十六國,豈是爲了防止康居,烏孫能夠越過白龍堆而入寇西邊呢?是爲了牽制匈奴。百年之勞,一日失之。費十而愛一,臣竊爲國不安。希望陛下少留意於未亂未戰,以遏制邊萌之禍。

書奏,天子醒悟,召還匈奴使者,改報單于書而許之朝請。賜*帛五十匹,黃金十斤。單于未出發,染病。復遣使說願於明年朝會。皇上許之。

董賢貴幸日盛,丁傅子弟害其寵,孔鄉侯傅晏與息夫躬密謀,欲求居位輔政。會單于因病未朝,息夫躬以此爲緣由上奏,以爲單于當以十一月入塞,後來以病爲理由,懷疑有他變。烏孫兩昆彌弱,卑愛嚏強盛,東結單于,遣子往侍,恐怕他們聯合以並烏孫,烏孫被吞併,則匈奴強盛。而西域就危險了。可令降胡詐爲卑愛嚏使者來上書,欲因天子之威告誡單于,使他歸臣侍子。因下其章,故意令匈奴客知道。這是所謂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書奏,天子引見息夫躬。召公卿將軍大議。左將軍公孫祿以爲中國常以威信懷服夷狄,息夫躬欲以逆詐,造不信之謀,不可許。且匈奴賴先帝之德,保塞稱藩,今單于因病不能前來朝賀,遣使自陳,不失臣子之禮,臣祿自保沒身不見匈奴爲邊境之憂。息夫躬從後扯公孫祿衣角,說:臣爲國家獻計,希望先謀於未然,預圖未形。爲萬世慮。而公孫祿卻要以其犬馬年齒自保目中所見,臣與公孫祿意見不同,不可同日而語。

皇上說:好。於是罷羣臣之會,獨與息夫躬計議。看更多!威信公號:hhxs665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跡 目錄 編輯本章 報錯

隨機推薦: 祕巫之主江酒陸夜白陳六何沈輕舞小捕快文德我追尋的你我畢業好多年異世常見人口不可告人祕密相關調查報告神農架之零無情莊主獨寵竹馬的雙標人生